[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行为大数据的信息提示方法及云计算AI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708233.7 | 申请日: | 2021-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烁;廖龙甫;王超;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拓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行为 数据 信息 提示 方法 计算 ai 系统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行为大数据的信息提示方法及云计算AI系统,可以根据风险分布热力地图、风险强度信息以及目标评价值,生成目标风险分发服务的风险路径提示信息。由于衍生风险事件的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是根据衍生风险事件以及风险事件影响特征确定的,即该衍生风险事件的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考虑了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为多维度的情况(即风险路径中的安全账号配置风险路径引用数据的情况);可避免不同风险路径标签的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为多维度,导致确定目标风险分发服务的风险路径提示信息不准确的问题,可提高风险扫描排查任务的风险路径提示信息的准确度,有利于提高风险路径提示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示例性地,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行为大数据的信息提示方法及云计算AI系统。
背景技术
大数据与互联网信息安全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发展趋势,因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代人的生活与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而互联网信息安全空间存在着隐患,因而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呈现在多样化,手段更加复杂,对象更广泛,后果严重等问题。因此,针对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而言,通过配置安全风险扫描服务并运行在云端服务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相关技术中,在安全风险扫描服务下,需要获取到适合进行安全风险扫描的互联网行为大数据,以避免针对全局大数据进行扫描而影响云端的计算性能和计算效率,如何精准获取到适合进行安全风险扫描的互联网行为大数据是互联网信息安全人员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然而,在当前存在配置信息变更的情况下,如何提高风险扫描排查任务的风险路径提示信息的准确度,并且进一步提高风险路径提示信息的准确性,是当前本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行为大数据的信息提示方法及云计算AI系统。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行为大数据的信息提示方法,应用于云计算AI系统,所述云计算AI系统与多个互联网业务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基于完成配置信息变更的安全防护规则信息查找到的目标风险分发服务的互联网行为大数据,所述安全防护规则信息用于表征安全防护规则之间的防护嗅探路径信息,所述安全防护规则是与目标安全风险扫描服务相关的扫描规则;
根据所述目标安全风险扫描服务对应的满足网络收敛条件的深度学习网络从所述互联网行为大数据中获取与目标风险分发服务相关联的衍生风险分发服务中的衍生风险事件,获取所述衍生风险事件对应的风险事件影响特征;
根据所述风险事件影响特征确定所述衍生风险事件在所述衍生风险分发服务中的风险分布热力地图;
根据所述衍生风险事件以及所述风险事件影响特征,预测所述衍生风险事件的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作为预测评价值,根据所述预测评价值确定所述衍生风险事件的风险路径在所述衍生风险分发服务中的风险强度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风险分发服务中风险路径的风险路径评价值,作为目标评价值,根据所述风险分布热力地图、所述风险强度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评价值,生成所述目标风险分发服务的风险路径提示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拓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任拓数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708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