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肉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687.5 | 申请日: | 2021-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德;王康康;寇钰丽;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虾肉中 硝基 呋喃 兽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的虾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检测的UPLC‑FLD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均质的虾肉样品中加入酸水溶液后在超声下进行解离,离心得上清液A;2)将上清液A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浓缩,得浓缩样B;3)在浓缩样B中依次加入荧光衍生试剂、乙腈和稀酸水溶液,并在恒温超声下进行辅助衍生;4)将衍生完成后的溶液进行低温高速离心,过膜上机测试。本发明通过使用恒温超声辅助衍生技术,将硝基呋喃代谢物和新的荧光衍生试剂进行快速衍生,最后使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本发明的前处理过程大幅缩短了衍生反应时间,大幅减少了有机试剂的使用,且操作步骤简单高效,此外高荧光衍生试剂能够明显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了硝基呋喃类兽药的快速,简单且准确的检测。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中兽药的检测方法。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虾肉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残留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虾肉因其清淡爽口,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而广受消费者喜爱。我国是全球对虾养殖的第一大生产国,这些年对虾的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但在这过程中因违禁兽药被检出而遭相关部门通报的情况也相对增加,特别是关于虾肉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残留方面。硝基呋喃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性抗生素,早期曾广泛用于虾类养殖生产中以预防和治疗肠胃炎等动物性疾病,但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硝基呋喃兽药残留的虾肉会使人体有致癌致畸等严重风险,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明确禁止使用硝基呋喃类兽药。但由于其价格便宜且药效明显,使得这类药物的违规使用屡禁不止。
目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因在检测肉类食品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残留时具有很好地定性和定量的能力,在少数发达国家已将该方面的检测列为常规检测项目。但该检测方法中质谱仪器价格昂贵,检测成本高等问题使得其无法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规模化的推广使用。此外,现有检测方法中大多按照国标GB/T 21311-2007对虾肉中硝基呋喃类兽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但在预处理过程中,样品衍生要在37 ℃水浴下持续16 h,并且要精准调节样品pH,还需用乙酸乙酯进行净化,萃取再浓缩。繁琐的步骤使得前处理过程花费时间长、步骤繁琐且检测效率低,这使得开发出快速、简单且高效的前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因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原因,欠发达地区很难将质谱方法用于实际虾肉样品的硝基呋喃兽药残留的检测过程中。基于此,开发虾肉中硝基呋喃类兽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的分析方法,在不使用昂贵的质谱检测的同时获得样品检测的高灵敏度,这将为欠发达地区的水产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同时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地区虾肉出口的综合竞争力,为当地企业出口水产品提供品质保证的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虾肉中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测定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国标GB/T 21311-2007对肉类食品进行前处理过程中前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繁琐复杂和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建立了相对便宜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样品进行检测,保证高灵敏度的同时,大幅的缩短了衍生时间并且简化了检测步骤,获得的检测结果稳定且可靠。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的:
一种虾肉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的检测方法,该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均质的虾肉样品加入离心管中,再加入酸水溶液后在超声下进行解离,再通过离心转移上清液;
(2)将步骤(1)中的上清液在氮气保护下进行浓缩;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浓缩样中依次加入荧光衍生试剂、乙腈和稀酸水溶液,并在恒温超声下进行辅助衍生,衍生完成后加入碱性溶液进行混合;
(4)将步骤(3)中衍生完成后的溶液进行低温高速离心,过膜上机测试。
其中,步骤(1)中虾肉的质量为2.00 g。
优选地,步骤(1)中酸溶液的浓度选为0.2 mol/L,加入体积为10 mL。
优选地,步骤(1)中超声解离温度选为20~70 ℃,超声解离时间选为5~50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