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88237.6 | 申请日: | 2021-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集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G01N33/00;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远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太湖旅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氧化碳 传感器 教学 展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包括教学箱、二氧化碳发生机构和二氧化碳检测机构,二氧化碳检测机构由检测腔、气囊、进气管、二氧化碳传感器、排气管、吸收管、球阀、伸缩软管和呼吸器组成。该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在进行教学时,通过控制开关启动加热管,加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导至加热室内部,加热室内部的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后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从导气管通入通气管中,在教学箱的外部转动球阀,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球阀进入到伸缩软管中,使用者在外部拉动呼吸器,感受到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对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原理进行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传感器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机器。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作物干重的95%来自光合作用,因此,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控制浓度也就成为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二氧化碳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国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按照用途,二氧化碳传感器分为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非色散红外原理对空气中存在的CO2进行探测,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无氧气依赖性,广泛应用于存在可燃性、爆炸性气体的各种场合;催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将现场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转换成标准4-20mA电流信号输出、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炼化、燃气输配、生化医药及水处理等行业和热传导二氧化碳传感器。
但现有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大多数人不了解,因此需要一种教学展示装置来展现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教学展示装置,包括教学箱、二氧化碳发生机构和二氧化碳检测机构,所述二氧化碳发生机构固定安装于教学箱的内部左侧,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机构固定啊在于教学箱的内部右侧。
所述二氧化碳检测机构由检测腔、气囊、进气管、二氧化碳传感器、排气管、吸收管、球阀、伸缩软管和呼吸器组成,所述检测腔固定安装于教学箱的内部中部,所述气囊设置于检测腔的内部,所述进气管固定连接于气囊的正面,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气囊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于气囊的右侧,所述吸收管固定连接于排气管的底部,所述球阀设置于排气管的内部,所述伸缩软管活动连接于排气管的右端,所述呼吸器固定连接于伸缩软管的右端,二氧化碳气体从排气管排出,在教学箱的外部转动球阀,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球阀进入到伸缩软管中,使用者在外部拉动呼吸器,感受到0.3%浓度的二氧化碳,从而对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原理进行了解,在教学完成后,关闭加热管,停止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打开吸收管,使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吸收箱中,吸收箱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碳气体吸收,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排出,损害环境。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对称固定安装于气囊的内壁,所述球阀的顶部设置有阀门,阀门贯穿教学箱且延伸至教学箱的顶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通气管进入气囊中,气囊内部通入气体后膨胀挤压检测腔的内壁,然后二氧化碳气体从排气管排出,气囊内壁的二氧化碳传感器会检测出气囊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由检测盒、换气孔、电源接口和信号传感器组成,所述检测盒固定安装于气囊的内壁,所述换气孔开设于检测盒靠近检测腔的一侧,所述电源接口固定安装于检测盒远离检测腔的一侧,所述信号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检测盒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集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集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8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