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68793.7 | 申请日: | 2021-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鹏;侯轶;佟亮;方相浩;黄永新;范奇志;丁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频 压电 传导 听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该助听器装置主要有上盖、下盖、一个中间固定支撑的矩形压电振子、一个弹性支撑的圆形压电振子、支撑柱、传导柱、传导架、弹簧、圆形片状弹簧等构成。本发明新型的特点是:在人的听阈范围内用两个压电振子传递声音,通过合理分配不同压电振子的响应频率,进一步降低了低频压电振子的一阶谐振频率,提高了高频压电振子的一阶谐振频率,使声音的响应频域更宽。同时本装置采用圆形、矩形压电振子交叉放置的方式在结构上无需对压电元件打孔,压电元件无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形状且支撑方式不同的压电双振子作为声振动原件的新型骨传导听觉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拓宽了骨传导听觉装置响应频域的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认知骨传导对声音传导的重要性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优化骨传导听觉装置性能。从外观、材料、设计、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及创新,所研究生产的骨传导听觉装置不仅极大方便了听力障碍及专业使用人群,而且研究使用对象也拓展到正常听力人群,使听力正常人所应用的骨传导听觉装置产品也越来越普及。
但目前骨的传导听觉装置,大都是采用单压电振子,单压电振子只会使其谐振频率附近的音频信号得以较好的再现,而且只有一个频率所对应的阵型较好。因此目前急需解决单一压电元件对音频信号再现频段窄的问题。
发明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以改善压电元件对音频信号响应频段较窄的现状,解决现有的头戴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对低频、高频声音信号再现不够充分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有两个分别用来传递低频和高频的压电振子。下面的矩形压电振子交叉放置,且采用中间固支,两端传导的方式。上面的圆形压电振子平行放置,并采用弹性支撑,中间传导的方式。有一个空心传导柱和一个实心传导柱,空心传导柱底端通过树脂胶与矩形压电振子支撑梁粘接,实心传导柱底端通过树脂胶与圆形压电振子中心处粘接,并穿过空心传导柱的中心孔与空心传导柱上端面平齐。
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有两种不同形状且不同谐振频率的压电振子,音频信号经过处理,低频信号进入谐振频率较低的矩形压电振子,高频信号进入谐振频率较高的圆形压电振子,使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充分再现。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新颖,解决了现有的头戴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对低频、高频信号再现不够充分的问题。同时低频压电振子采用中间固支,高频压电振子采用弹性支撑,解决了单一压电振子对音频信号再现频带狭窄问题,从已有的1000-3000Hz,扩展到了400-6000Hz,并且提高了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振动传声的稳定性,且采用了矩形压电振子与圆形压电振子交叉放置,无需对压电元件打孔,避免对圆形压电元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正面剖视图;
图2是一种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结构爆炸图;
图3是圆形片状弹簧结构图;
其中,1-底座;2-支撑柱一;3-低频矩形压电振子;4-传导架;5-弹簧;6-圆形片状弹簧;7-支撑柱二;8-高频圆形压电振子;9-实心传导柱;10-空心传导柱;11-上盖;12-接触膜。
具体实施方式
二分频式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上盖(11)与底座(1)固定连接;接触膜(12)与上盖(11)固定连接;低频矩形压电振子(3)下面通过支撑柱一(2)与底座(1)固定连接;上面通过传导架(4)与空心传导柱(10)粘接;圆形片状弹簧(6)下面通过弹簧(5)与底座(1)固定连接;上面与支撑柱二(7)粘接;高频圆形压电振子(8)下面与支撑柱二(7)固定连接;上面与实心传导柱(9)固定连接;两个传导柱的上端平齐并同时穿过上盖(11)的中心孔与接触膜(12)粘接;与人的颅骨相接触。
在施加音频信号时,音频信号经过处理,分成高、低两个不同的频段,当只有高频段信号进入听觉装置时,它只是引起上面放置的高谐振频率压电振子的振动,并通过实心传导柱引起人的颅骨振动,没有受到音频信号激励的低频压电振子不产生振动;当音频信号只有低频信号时,引起下面低谐振频率的压电振子振动,并通过中间的空心传导柱引起人的颅骨振动;当两种频段的信号同时存在时,两个压电振子同时振动,且带动相应的传导柱振动引起人颅骨的振动,人颅骨的振动将声波传到内耳,耳蜗里的内淋巴液压缩流动,挤压听毛细胞,最终传递给听觉中枢使人感知声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68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