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6511.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曾琦;马明;徐勋;肖刚;朱国梓;刘遥;赵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54;H01M50/524;H01M50/249;H01M50/269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唐棉棉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锂电池 散热 模组 | ||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上盖板(1)、散热铝板(2)、柱形锂电池组(3)、电池组下承板(4)和多根热管(5),所述电池组上盖板(1)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3)顶部,所述电池组下承板(4)设置于柱形锂电池组(3)底部,所述柱形锂电池组(3)由若干锂电池呈矩形排列而成,中间通过两块散热铝板(2)分隔为三个散热区域,所述散热铝板(2)内设有两条冷却流道,两条冷却流道间留有可供热管(5)穿过的空隙,所述热管(5)为“L”型扁状热管,所述热管(5)一端穿过电池组下承板(4)插入到散热铝板(2)两冷却流道的空隙内,另一端与电池组下承板(4)底部平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上盖板(1)和电池组下承板(4)上分别设有电池限位通孔(101)和电池限位孔(401),所述电池组上盖板(1)、电池组下承板(4)及其上的限位孔相配合对柱形锂电池组(3)内各锂电池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5)分为蒸发端(501)和冷凝端(502),多根热管(5)的冷凝端(502)按固定间隙均匀插入到散热铝板(2)的空隙内,每根热管(5)所对应的蒸发端(501)一左一右交错排列平贴于电池组下承板(4)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板(2)一端设有冷却液进口(201),另一端设有冷却液出口(202),所述散热铝板(2)自冷却液进口(201)后分成两条冷却流道,在冷却液出口(202)处交汇成一条冷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上盖板(1)材质为工程塑料,所述电池组下承板(4)材质为铝,电池组下承板(4)上的电池限位孔(401)内贴有绝缘导热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板(2)将柱形锂电池组(3)分为三个散热区域,位于柱形锂电池组(3)两侧的散热区域大小相等且等于中间散热区域大小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下承板(4)共有三块,分别对应柱形锂电池组(3)的三个散热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5)为吸液芯热管,其内部工作介质的相变温度为20~40℃,所述热管(5)与散热铝板(2)、热管(5)与电池组下承板(4)接触位置涂有导热硅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整个锂电池散热模组的空隙中填充有绝缘的低密度填缝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内流动的冷却液为水和乙二醇的混合防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5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浇带处模板支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液冷的锂电池冷却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