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7007.0 | 申请日: | 202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今朝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2 | 分类号: | B24B41/02;B24B55/02;B24B55/03;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件 打磨 冷却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工件打磨冷却降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第一活塞块侧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侧端转动连接有连动杆,连动杆通过固定轴与圆盘连接,圆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通过开启第一电机进而带动着圆盘转动,这时就可以达到对冷凝管内液体进行更换,同时在第二活塞块的配合下使得冷风被吹到打磨的工件上,达到对工件降温的目的,解决了传动只是自然冷却的问题,提高了冷却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件打磨冷却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工是机械制造业、加工业、模具业、木业、皮革业等打磨抛光工艺的工人,其工作目的是去除产品工件表面的毛刺、使之光滑,易于继续加工或达到成品,使用的工具是主要是磨床、砂轮磨机等,较小的手工作坊也有用角磨机,用砂纸手工操作,现有的工件打磨装置在进行降温时,都是靠自然冷却来进行给工件进行降温,这种降温比较慢,影响工件的打磨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来进行给打磨好的工件进行降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具有快速给打磨好的工件进行降温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件打磨的冷却降温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侧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通过连杆与偏心轮相连,所述偏心轮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另一端与第二活塞块表面铰接,所述放置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底面设有若干第三单向阀,所述进风罩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上设有若干第四单向阀,所述工作台、支撑板和放置板内部均设有空腔且互相贯通,所述工作台空腔内设有反渗透层,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有若干呈倾斜状的挡板,所述反渗透层左右两侧设有收集槽,所述第二活塞块下移,所述进风罩内被压缩的气体以一定流速从第三单向阀中流出, 所述第二活塞块上移,外部气体经所述工作台、支撑板和放置板内部的空腔通过放置板底面设置的通孔由第四单向阀进入进风罩内部;
所述推杆侧端转动连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内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定架与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前端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与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水管侧端与活塞筒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与回流管固定连接,所述回流管圆周面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回流管后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侧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进水管前端与活塞筒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侧端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圆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挠性管,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侧端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内固定连接有开关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对称分布在丝杆的上下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工作台开设的回流孔相结合,且导流槽下端与水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工作台下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对称分布在冷凝管两端,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固定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块和第二活塞块均为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今朝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今朝创意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