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045.9 | 申请日: | 2021-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燕;姜敏慧;宁宝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1/20;G06T11/6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施工图 数字化 形成 方法 | ||
1.一种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结构施工图中孤立的图元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施工图的设计视为数字化的图元装配式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构件及整体施工图的数字化形成方法:(1)柱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2)梁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3)墙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4)板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5)结构施工图整体数字化形成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主要包括矩形柱以及异型柱的数字化形成方法,该方法是将柱的图形与各种属性信息整合到一起进行数字化设计,形成柱的数字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梁的梁的轮廓线、中心线、定位点、长度参数、宽度参数、角度参数、钢筋锚固参数、支座钢筋及属性参数做成工具块,将图形与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设计,形成梁的数字化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参数主要包括梁的名称及截面宽高、箍筋、通筋及底筋、腰筋和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该方法是将墙的轮廓线、中心线、长度参数、宽度参数、钢筋锚固参数及属性参数与图形结合起来做成工具块来进行数字化设计,形成墙的数字化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图元的数字化形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板和钢筋的分布范围、板的属性信息以及板中的钢筋信息与图形一起做成工具块进行数字化设计,形成板的数字化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是用两条线代表板和钢筋的分布范围,板分布钢筋的布置根据板的分布范围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有序排列,其他钢筋同样按照这种方式,将板内各种信息设置成属性块放置在板内,主要包括编号、厚度、水平筋、竖向筋、受力方向、标高、水平筋角度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若板的形状范围不规则,该工具块也可以通过修改参数或拖拉拽的方式跟板的形状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施工图整体数字化形成方法,该方法是用一个图框和定位点将二维图中分散的图元结合起来,图框中包含整体信息分布表以及带有设计者、设计日期、图名等信息的属性块;属性块将图形的设计信息表示出来;构件整体信息分布表表示了构件具体分布情况,若这张图画的是柱,那么就用这个表格表示柱子,这样表示很直观,如果这张图画的是二层到四层的楼层平面图,那么就在2~4层旁边打勾,这样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图纸所画的具体内容;每张图都会有一个定位点和一个楼层竖向构件分布信息表,这样的话二维图纸就可以通过楼层信息表和定位点来组成一个空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柱的数字化形成方法,矩形柱的数字化模型是将矩形柱的截面尺寸、纵筋标号和直径根数、拉筋位置等信息结合图形做成工具块;其中截面尺寸即矩形柱的长度和宽度;方向对于矩形柱来说就是水平和竖直,水平的矩形柱就用H表示,竖直的则用V表示;对于纵筋直径根数,首先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对纵筋进行编号,钢筋按照对称分布,因此表示钢筋直径根数时只写单排的,纵筋直径相同就直接用nd表示,其中n代表根数,d代表直径,若直径不同就用d1/d2/d3/d4/d5/......表示;拉筋则用m-t表示,即拉筋所处的纵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施工图数字化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柱的数字化形成方法,是将异型柱看做若干矩形柱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在一起,然后将每个矩形柱的图元信息结合起来做成异型柱模型,该模型是将每个矩形柱的截面尺寸、位置信息、纵筋标号和直径根数、拉筋位置等信息与图形结合起来做成工具块;其中截面尺寸即每个矩形柱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位置先将柱Ⅰ标出,如果是水平的就用H表示,竖直的则用V表示,其余柱方向位置表示方法则按照相对于上一根柱来表示,若柱位于上一根柱的下方左侧,就用D-left表示,若在右侧则用D-right表示,上方则用U-left/right表示,若柱位于上一根柱的右侧下方,就用R-down表示,右侧上方则用R-up表示,左侧上下即用L-up/down表示;纵筋标号就按照从外侧向柱交接处的顺序进行编号,钢筋按照对称分布,因此表示钢筋直径根数时只写单排的,纵筋直径相同就直接用nd表示,其中n代表根数,d代表直径,若直径不同就用d1/d2/d3/d4/d5/......表示;拉筋则用m-t表示,即拉筋所处的纵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0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排料的饲料混合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层与浅层采样联合验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