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验证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7860.7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高东;查伟;汪小勇;凌小雀;李付军;熊金红;傅雪原;杜岳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交通信号 车辆 专业 接口 联动 验证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验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进行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各专业间的接口测试、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的验证,并将静态化的列车进行动态化处理,所述的验证方法包括交互过程和自动休眠唤醒过程;所述的装置包括车载控制器CC、PXI仿真机车、PLC驱动软件、PLC、列车控制管理系统TCMS和自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专业集成度高、节约成本和时间、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信号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面向全自动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验证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轨道交通信号技术近年来突破性的发展,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以自动化、安全等级高,运行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等特点已在轨道交通行业逐渐遍布开来,成为了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怎样完成一次性交付前高效快速的功能验证与测试是当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传统的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测试只在动态运行的地铁线路上进行测试验证,这对于资源以及人力时间等要求极其苛刻。如果将室外验证测试在室内进行,将大大降低项目资源占用以及进度成本,故对于室内静态的车辆,完成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的运行验证测试极其重要。
传统的测试验证系统还只是基于单专业,并未将各个专业进行集成联动测试验证,而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集成度高,整体系统一致性要求高,多系统需深度融合,相应规则办法需同步制定,对多专业集成联动功能要求高,从而对于测试验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专业测试验证系统已不能满足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功能测试验证。再加上传统测试系统扩展性低,设备成本高昂,并且对于真实运行环境的还原程度比较低,而且现场工作人员的培训配套设备也比较落后,这对于后期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构成威胁。
现如今对于信号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将提高对信号以及其它各个专业产品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要求,产品的安全与稳定运行离不开测试验证阶段的真确输出,目前轨道交通信号还没有一套完整应对静态列车面向全自动无人驾驶的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的方法与装置,鉴于此,如何开发一套面向全自动无人驾驶的集成多专业并不依赖外场测试线,可进行无人驾驶系统各专业间的接口测试、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的验证方法与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验证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信号与车辆专业接口联动验证方法,该方法进行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各专业间的接口测试、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的验证,并将静态化的列车进行动态化处理,所述的验证方法包括交互过程和自动休眠唤醒过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交互过程包括采集子过程与驱动子过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采集子过程具体为:
在系统运行期间,由PLC采集车辆的车门状态、司机台状态和继电器状态,PLC驱动软件通过网络接收PLC的采集信息,判定列车激活端,并将逻辑处理后的采集信息经UDP传输给PXI仿真机车;
同时列车控制管理系统TCMS将级位与车门状态信息通过MVB传输给PXI仿真机车,最后由PXI仿真机车将整个车辆信息传输于车载控制器CC。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驱动子过程具体为:
车载控制器CC将驱动消息分两个链路传输给PXI仿真机车,第一链路消息由PXI仿真机车通过MVB传输给车辆列车控制管理系统TCMS,第二链路消息由PXI仿真机车通过网络传输于PLC驱动软件,由PLC驱动软件经过网络传输给PLC从而间接实现对车辆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7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