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分流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721.7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4;E03F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分流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底板、顶板,装置壳体的内壁两侧内凹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刮泥组件,刮泥组件顶部与带动其沿限位滑槽移动的动力机构相连;动力机构一侧与防水电机相连、另一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轴转动,位于凹设在底板一侧的聚泥槽内的螺旋轴转动安装在装置壳体上,聚泥槽的一端设有开在装置壳体上的排污口;底板的另一侧顶部安装有向上延伸的过滤板,在有刮泥组件一侧的装置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在另一侧装置壳体上设有排水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雨水进行净化去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集底泥的雨水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12200663U的中国授权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装置,该雨污分流装置主要由排污仓、收集仓、推动器、分流板、雨量传感器、顶杆滑槽和滑轮支架组成,推动器将雨污分流装置分隔为底部隔开上部连通的收集仓和排污仓,在雨污分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检修口,在检修口上设置有检修盖,在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排污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推动器包括推动器固定座、推进电机、推动顶杆、顶杆活动轴和顶杆滑轮。其用于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离,将雨水及污水分离开来,解决雨水污水混合排放的问题,其主要是作用安装在屋面的排水管道上,对雨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分离,在不降雨时雨污分流装置为排污状态,降雨时雨污分流装置为收集状态。它通过两种工作模式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的分流。
但是在雨水收集中,初期的雨水杂质、污泥等含量较大,如何将雨水中杂质、污泥等分离去除是个难点。现有并没有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雨水分流装置,它能够有效分离去除雨水中的杂质等,并迅速把污泥排出,以防止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底板12、顶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壁两侧内凹设有限位滑槽11,所述限位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刮泥组件7,所述刮泥组件7的顶部与带动刮泥组件7沿限位滑槽11移动的动力机构9相连,所述动力机构9安装在顶板13上;
所述动力机构9的一侧与防水电机8相连、另一侧连接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与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轴5相连以带动螺旋轴5转动,在聚泥槽14内的螺旋轴5转动安装在装置壳体1上,所述聚泥槽14内凹设在底板12的一侧,所述聚泥槽14的一端设有开在装置壳体1上的排污口4;
所述底板12的另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过滤板6,在被过滤板6分隔的、有刮泥组件7一侧的装置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2,在没有刮泥组件7的另一侧装置壳体1上设有排水管3。
上述的便于收集底泥的雨水分流处理装置,所述底板12为10°-30°斜面,所述聚泥槽14为半圆形凹槽,所述限位滑槽11的轴线与底板12平行。
上述的便于收集底泥的雨水分流处理装置,所述刮泥组件7包括移动杆73,所述移动杆73的两端部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11内,所述移动杆73同轴转动外套有转动套筒71,所述转动套筒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74的一端,所述扭簧7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杆73上,所述移动杆73的外壁内凹设有在移动杆73周向延伸的限位槽75;限位部76固定安装在转动套筒71的内壁上并伸入限位槽75内,所述转动套筒7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板72,所述刮板72远离转动套筒71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底板12上方;移动杆、刮板朝向靠近聚泥槽的方向移动时,扭簧使得转动套筒转动到限位部与限位槽的一侧内壁接触,此时,转动套筒不能继续转动,刮板基本与底板接触,移动的刮板把底板上的污泥刮除;移动杆、刮板朝向远离聚泥槽的方向移动时,转动套筒克服扭簧的扭力转动,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内壁脱离接触,移动的刮板从底板上方滑过。
上述的便于收集底泥的雨水分流处理装置,所述刮板72上贯穿设有若干过滤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