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酸检测联合抗体检测癌症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3230.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7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格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30 | 分类号: | C07K16/30;G01N33/577;G01N33/574;G01N33/569;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徐福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昌盛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酸 检测 联合 抗体 癌症 试剂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联合抗体检测癌症的试剂盒。该试剂盒中包含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亲和特性以及特异性,同时鉴定出了该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的具体氨基酸序列。通过于设计的PCR检测一起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保证样本检测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可以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核酸检测联合抗体检测癌症的试剂盒。
发明内容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80%左右,NSCLC的5年存活率不到20%,而及时发现并治疗的1A期NSCLC患者,其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由其可见,及时发现和治疗早期肺癌能够大大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肺癌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痰脱落细胞检查、支气管镜以及胸部X线等影像学检查。但是,支气管镜的检查方式为侵入性,对患者有较大的创伤性,并且每次未必能够刷检到癌细胞。痰脱落细胞和胸部X线检查对于肺癌辅助诊断的敏感性较低,不是理想的诊断方法。尽管目前有学者建议肺癌的常规筛查可以用低剂量螺旋CT的方法,但是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的筛查无标准化的方案,其临床应用价值仍处于探讨阶段。血液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筛查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并且具有取材方便、创伤性小、价格相对低廉、容易复检等优点。但是,目前临床上常用肿瘤标志物(CEA、NSE、Cyfra21-1等)的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在检测早期肺癌(Ⅰ期+Ⅱ期)中的敏感性只有15%左右,这些肿瘤标志物在NSCLC的辅助诊断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目前临床非常需要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理想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尤其是检测早期肺癌的肿瘤标志物。
研究发现,NSCLC中PGP的表达与其神经内分泌分化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录因子SOX2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可达到69%,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5%,在SCLC中的表达可达70%。GBU4-5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标志物之一,和CAGE与其他不同的肺癌标准物联合可明显提高肺癌的诊断效率。肿瘤-睾丸抗原(NY-ESO-1)、肿瘤蛋白P53(P53)、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膜联蛋白A2(annexinA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结合蛋白1(IMPl)、泛素l(ubiquilinl)以及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l)共7种自身抗体在NSCLC中检测的敏感性为68.7%,特异性为91.1%。
RT-PCR技术是近几年来用于诊断NSCLC微转移的最常用的技术,检测微转移灵敏度比传统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高出10—100倍,可在106—107个正常细胞中检出1-10个肿瘤细胞。目前由于缺乏可供检测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而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常有假阳性的发生,故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筛选较好的肿瘤组织特异性标志物是提高微转移检测特异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对肺癌具有特异性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肿瘤诊断和研究,也成为目前肿瘤生物治疗方面药学研究的焦点。虽然有许多研究对于抗肺癌的单克隆抗体,很少进行筛选抗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此外,就病原学诊断而言,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是最重要诊断依据。目前,针对肺癌的诊断,联合核酸和抗体一起检测的发明还不多,研究也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检测肺癌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含有核酸检测试剂以及抗体检测试剂。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特异性检测引物对,所述引物对的序列为CYP2A6 F1tcatgaagatcagtgagcgc和CYP2A6 R1 ggtggcgatggagaagcgcc。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检测试剂盒,其中含有上述的引物对以及其他检测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格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格蕾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2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