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3040.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杰;林和寿;谢启芳;李胜英;张保壮;张利朋;张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70 | 分类号: | E04B2/7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建筑 隐蔽 耗能 填充 墙体 | ||
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木梁,所述木梁顶部放置有高强钢填板,位于高强钢填板两面外侧设置有木质填充墙板,所述木质填充墙板与高强钢填板之间通过设置在高强钢填板表面的形状记忆合金棒和空心螺杆连接。本发明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棒的超弹性特性减小或基本消除木支撑的不可恢复变形。具有维护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体。
背景技术
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木质填充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传统木质填充墙有个缺点,在地震作用下,木质填充墙体消耗地震能量的方式往往是自身发生破坏。这种破坏通常是很难修缮的,需要整片墙体进行更换,这就不可避免的给修复工作带来不便同时要消耗大量资金。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耗能装置来保护传统木质填充墙板是此邻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对于古代木结构建筑,为了保护其蕴含的历史、文物、艺术、和科学价值,设置耗能部件时因采用隐蔽的方式,不能影响建筑外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体,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棒的超弹性特性减小或基本消除木支撑的不可恢复变形。具有维护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填充墙体,包括水平放置的木梁1,所述木梁1顶部放置有高强钢填板3,位于高强钢填板3两面外侧设置有木质填充墙板2,所述木质填充墙板2与高强钢填板3之间通过设置在高强钢填板3表面的形状记忆合金棒5和空心螺杆6连接。
所述高强钢填板3厚度根据形状记忆合金抗弯承载力确定,确定依据同普通螺栓连接计算方法,长度小于两木柱净间距、大于最外侧的记忆合金棒5或空心螺杆6的间距,记忆合金棒5和空心螺杆6布置在偏离木质填充墙板2平均高度线较远处,采用一记忆合金棒5和一空心螺杆6成对布置形式,高度低于木质填充墙板2的高度。
所述高强钢填板3底部通过螺栓8连接压紧装置7,压紧装置7和底部木梁1通过螺栓8进行连接,底部木梁1需要预先留设螺栓孔。
所述木质填充墙板2厚度可为木梁1宽度减去高强钢填板3的厚度再除以2再扣去1mm~2mm。
所述木质填充墙板2与压紧装置7相交处应预留槽缝,槽缝应尽有足够的宽度与深度。
所述压紧装置7底部宽度设置为(梁宽-高强钢填板的宽度)/2,压紧装置7三角形钢板高度可以设置为宽度的3倍。
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5直径与钢制套筒4内径相同,空心螺杆6外径与钢制套筒4的外径相同,形状记忆合金棒5数量等于空心螺6杆数量。
所述钢制套筒4数量为形状记忆合金棒5数量的两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形状记忆合金棒和空心螺杆组合使用,提高填充墙的耗能能力,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棒和空心螺杆的弯曲变形实现填充墙的耗能,通过形状记忆合金棒的超弹性特性减小或基本消除木支撑的不可恢复变形。震后空心螺杆可更换,降低维修时间成本,可维护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心螺杆做为耗能零件的古建筑隐蔽式耗能墙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强钢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钢制套筒和形状记忆合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3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