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8769.9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尤岭;周涛;赵胤儒;朱克兆;曾亚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9/0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单片 横向 稳定性 结构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拱肋(11)、第二拱肋(2)、耳板(3)、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
所述第一拱肋(1)通过腹杆(51)与第二拱肋(2)连接;
所述耳板(3)套箍于第二拱肋(2)锚固位置并紧密焊接,耳板(3)下端有两个销轴孔;
所述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端均通过销轴与耳板(3)下端的销轴孔连接,下端均与主梁锚固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呈八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拱肋(2)位于第一拱肋(11)下方,第一拱肋(11)、第二拱肋(2)和腹杆(51)呈哑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拱肋(12);所述第一拱肋(11)通过平联杆(52)与第三拱肋(12)连接;所述第一拱肋(11)和第三拱肋(12)均通过腹杆(61)与第二拱肋(2)连接;所述第一拱肋(11)、第三拱肋(12)、第二拱肋(2)、腹杆(51)、平联杆(52)呈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垫圈(31)位于在销轴孔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端的铰接式锚头与垫圈(31)之间的间隙为:d≥L×SIN(θ),其中L为垫圈(31)的直径,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平面外允许转动量为±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圈(31)包括中空的弧形圆台结构(311)和中空的圆柱结构;所述中空的弧形圆台结构(311)上表面为小圆,下表面为大圆,厚度为t1,上表面的中部与下表面的中部相通;小圆直径为D,大圆直径为L,弧形圆台结构(311)弧形的弧度为θ;
所述中空的圆柱结构直径为L,厚度为t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销铰式吊杆平面外转动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板(3)上绕第二拱肋(2)中心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劲肋(32)。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用于提高单片拱横向稳定性的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垫圈(31)通过销轴定位焊接于耳板(3)的销轴孔两侧;
步骤2:将耳板(3)套箍于第二拱肋(2)锚固位置并紧密焊接;
步骤3:将多个加劲肋(32)绕第二拱肋(2)中心间隔焊接在耳板(3)上;
步骤4:当第一拱肋(11)与第二拱肋(2)呈哑铃型时,将第一拱肋(11)通过腹杆(51)与第二拱肋(2)连接;
当第一拱肋(11)、第三拱肋(12)、第二拱肋(2)、腹杆(51)、平联杆(52)呈倒三角形时,将第一拱肋(11)通过平联杆(52)与第三拱肋(12)连接;所述第一拱肋(11)和第三拱肋(12)均通过腹杆(51)与第二拱肋(2)连接;
步骤5:在第一拱肋(11)、第三拱肋(12)和第二拱肋(2)中灌注混凝土;
步骤6:将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端销铰式锚头与耳板(3)通过销轴连接,下端与梁体锚固装置连接;
步骤7:根据设计的吊杆力同时同步将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对称张拉;
步骤8:测试并调整吊杆内力,达到设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87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速螺丝刀
- 下一篇:防沙分散进水口引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