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616.2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锋;陈彬;肖勇;刘美扬;漆凌君;黄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6 | 分类号: | H02K1/276;H02K21/02;H02K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转子 永磁 同步电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该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铁芯(1)沿周向交替设置有转子齿(2)和转子槽(3),转子槽(3)内设置有永磁体(4),永磁体(4)切向充磁,转子槽(3)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磁槽(5),每相邻的第一隔磁槽(5)之间的转子铁芯(1)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隔磁槽(6),第二隔磁槽(6)与两侧的第一隔磁槽(5)之间形成磁桥(13),第一隔磁槽(5)为圆弧形。根据本申请的电机转子,能够有效减小转子槽靠近转轴侧的漏磁,提高电机输出转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及家电行业中,存在大量追求低速大力矩的应用场合。对于低速大力矩电机,永磁体径向放置、切向充磁时,电机因其转子上良好的聚磁效果,能产生更高的气隙磁密,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交/直轴不对称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转矩密度,实现优越的性能。
上述类型电机通常以增加体积或极数的方式实现输出低速大力矩的目的,但是,由于极数多,需要增加转子外径以保证安装空间,此时转子槽靠近转轴侧的漏磁十分严重,直接影响输出转矩的大小。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和永磁同步电机,能够有效减小转子槽靠近转轴侧的漏磁,提高电机输出转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沿周向交替设置有转子齿和转子槽,转子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永磁体切向充磁,转子槽的径向内侧设置有第一隔磁槽,每相邻的第一隔磁槽之间的转子铁芯上设置有一个第二隔磁槽,第二隔磁槽与两侧的第一隔磁槽之间形成磁桥,第一隔磁槽为圆弧形。
优选地,第一隔磁槽设置在转子槽的底部,并沿径向与转子槽连通;和/或,相邻的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
优选地,第二隔磁槽包括第一弧边、第二弧边、第三弧边和第四弧边,第一弧边位于第二隔磁槽的径向外侧,并朝向转子外圆凸出,第三弧边位于第二隔磁槽的径向内侧,第一弧边的第一端与第三弧边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弧边连接,第一弧边的第二端和第三弧边的第二端通过第四弧边连接,第二弧边与其所在侧的第一隔磁槽之间形成磁桥,第四弧边与其所在侧的第一隔磁槽之间形成磁桥。
优选地,第一隔磁槽关于转子槽的中心线对称,第二弧边和第四弧边关于转子齿的中心线对称;和/或,第一隔磁槽与转子槽之间设置有对永磁体进行限位的定位凸点,第一隔磁槽的两个端点连接在定位凸点上。
优选地,第一隔磁槽的直线边平行于永磁体的宽边,第一隔磁槽的圆心到永磁体的宽边的距离为L1,永磁体的宽度为Wmag,L1=(0.06~0.2)*Wmag;和/或,第一隔磁槽的半径为R1,永磁体的宽度为Wmag,R1=Wmag/2。
优选地,第一弧边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隔磁槽的中心连线的径向外侧;和/或,第一弧边的圆心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隔磁槽的中心连线的中点。
优选地,第一弧边的圆心角θ21=180°;和/或,第三弧边向着远离第一弧边的方向凸出。
优选地,第二弧边与其所在侧的第一隔磁槽之间的磁桥为第一磁桥,第四弧边与其所在侧的第一隔磁槽之间的磁桥为第二磁桥,第一磁桥和第二磁桥关于该第二隔磁槽所在的转子齿中心线对称。
优选地,磁桥的宽度k满足0.5≤k≤0.8。
优选地,第二弧边与第一隔磁槽同心设置,第一隔磁槽的半径为R1,第二弧边的半径为R22,磁桥的宽度为k,R22=R1+k。
优选地,第一弧边的半径为R21,第二弧边的半径为R22,相邻两个第一隔磁槽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L2,R21=(L2-2*R22)/2。
优选地,第一弧边和第二弧边的圆心重合,第二弧边的半径为R22,第三弧边的半径为R23,R23=(1.8~2)*R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