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抗菌纱线的喷气涡流纺工艺及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393.X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张如全;武继松;李建强;朱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4/02 | 分类号: | D01H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603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抗菌 纱线 喷气 涡流 工艺 产品 | ||
一种制作抗菌纱线的喷气涡流纺工艺,先由喷气孔向涡流室内喷入带压气体以形成旋转气流,再向纤维通道内输入纤维束,纤维束在导引针的作用下进入涡流室,纤维束中的一部分进入引纱通道内成为芯纤维,其余部分则随气流回转以对芯纤维进行包缠,从而构成初级纱线,随后,在初级纱线经引纱通道向外输出的过程中,初级纱线依次经历阳离子涂覆区、阴离子涂覆区以获得所述的抗菌纱线,阳、阴离子涂覆区之间为非涂覆区,阳、阴离子涂覆区内分布的为阳、阴离子水雾。本设计不仅能够通过喷气涡流纺制取抗菌纱线,制取难度较小,而且均匀度较高,雾化效果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纱线的制取工艺,属于功能性纱线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抗菌纱线的喷气涡流纺工艺及产品。
背景技术
喷气涡流纺是由喷气纺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制作时会形成由芯纤维和包缠纤维组成的两相结构喷气涡流纱线,生产效率较高,但是,现有的喷气涡流纺纱线功能性单一,抗菌、抑菌效果不佳。因此,创新开发功能化、高附加值的新型喷气涡流纺纱线,成为喷气涡流纺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抗菌纱线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纤维材料的改性,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功能性高分子接枝到纤维表面,或者将功能性无机纳米颗粒负载到纤维表面来形成功能纱线;第二类是采用混纺的方法,通过具有抗菌功能的纤维与普通纤维进行混合纺纱的方法,制备具有抗菌功能的纱线。但这两种方法对纱线的品种及纱线的结构都有限制,应用于喷气涡流纺中的难度较大,导致不能在保证喷气涡流纺既有优点的基础上增强抗菌功能。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易通过喷气涡流纺制取抗菌纱线、制取难度较大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喷气涡流纺制取抗菌纱线、制取难度较小的制作抗菌纱线的喷气涡流纺工艺及产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制作抗菌纱线的喷气涡流纺工艺,所述喷气涡流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先由喷气孔向涡流室内喷入带压气体以形成旋转气流,再向纤维通道内输入纤维束,随后,纤维束在导引针的作用下进入涡流室,其中,纤维束中的一部分进入引纱通道内成为芯纤维,而纤维束的其余部分则随气流回转以对芯纤维进行包缠,从而构成初级纱线,并从引纱通道向外输出,在输出的同时,涡流管、空心锭子之间夹成的管锭间隙向外排气;
在初级纱线经引纱通道向外输出的过程中,初级纱线依次经历阳离子涂覆区、阴离子涂覆区以获得所述的抗菌纱线,其中,阳离子涂覆区、阴离子涂覆区均位于引纱通道内,阳离子涂覆区、阴离子涂覆区之间为非涂覆区;
所述阳离子涂覆区内分布的为阳离子水雾,该阳离子水雾的溶质为阳离子聚电解质,所述阴离子涂覆区内分布的为阴离子水雾,该阴离子水雾的溶质为阴离子聚电解质。
所述阳离子水雾的溶质为海藻酸钠、透明质酸、聚丙烯酸、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磺酸、聚乙烯磷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
所述阴离子水雾的溶质为聚丙烯基盐酸盐、壳聚糖、聚二乙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乙烯亚胺、聚季铵盐、聚乙烯吡啶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混合。
所述空心锭子的内壁内设置有阳离子涂覆段与阴离子涂覆段,阳离子涂覆段、阴离子涂覆段之间为非涂覆段,阳离子涂覆段、阴离子涂覆段均环绕引纱通道设置,所述阳离子涂覆段向阳离子涂覆区内输送阳离子水雾,所述阴离子涂覆段向阴离子涂覆区内输送阴离子水雾。
所述阳离子涂覆段、阴离子涂覆段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生雾环、出雾环与喷嘴环,所述喷嘴环、生雾环、出雾环都环绕引纱通道设置,生雾环、出雾环、引纱通道由外至内依次同心设置,生雾环、出雾环的底面均与喷嘴环的顶面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