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适应料层变化的烧结布料压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7247.7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戚义龙;高鹏;吴宏亮;郝团伟;王军;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10 | 分类号: | F27B21/10;F27D3/00;F27D25/00;C22B1/2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变化 烧结 布料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适应料层变化的烧结布料压辊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适应料层变化的烧结布料压辊装置,可适应料层变化的烧结布料压辊装置包括装料的烧结台车(104)、九辊布料器(103)、烧结混合料仓(101)和圆辊给料机(102),所述装料的烧结台车(104)上设置有布料压辊(105),所述布料压辊(105)上分别设置有辊齿(106)和滚筒轴承(107),所述滚筒轴承(107)上设置有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所述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上均设置有与其配合设置的支撑限位滑槽(110),所述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上设置有测压装置(111)和悬挂液压装置(112),所述布料压辊(105)上还设置有清扫装置(108),具体操作如下:
S1、以上限950mm烧结料层、烧结台车宽度为5m的烧结生产进行说明,悬挂液压装置(112)固定在上方的固定梁上,悬挂液压装置(112)带动布料压辊(105)实现以950mm高度为基准,向上可调节30mm及向下调节100mm的行程范围内的调节;满足烧结生产时的布料高度的工艺需求;
S2、当烧结料层根据烧结生产实际情况需求在850-980mm范围内较大幅度调整时,远程通过两侧悬挂液压装置形成粗调实现与料层高度的匹配控制,保证布料压辊能够对布料料面进行压实;
S3、支撑限位滑槽(110)固定在上部的固定梁上;
S4、布料压辊(105)的长度设置为4.9m,其两侧边缘与烧结台车栏板留有50mm的距离,预防台车栏板倾斜时与布料压辊的运动干涉;
S5、当布料压辊(105)进行压料时,通过两侧对称布置的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和其端部位置的支撑限位滑槽(110),形成对布料压辊(105)在前后位置移动的限制,仅使布料压辊实现上下的自由动作;并使两侧测压装置(111)能够始终检测到竖直方向的受力;
S6、对称布置的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的端部位置在支撑限位滑槽(110)的活动行程,满足布料压辊(105)在高度850-980mm范围内的对应匹配;
S7、布料压辊(105)滚筒表面结合烧结生产时的“边缘效应”及台车宽度的情况,按一定的分布方式设置其表面的多排辊齿(106);压辊表面两侧距离烧结台车栏板80mm的对应位置设置为光辊,其余部位设置透气短齿,辊齿(106)沿布料压辊外表面布置,齿高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为12-18mm的高度的圆锥型,每排的两个相邻辊齿在宽度方向上间距设置为20mm,相邻两排的辊齿进行错位设置;
S8、当布料压辊与烧结料面接触受力后,其围绕两侧的滚筒轴承(107)进行转动,实现对布料料面的压实,其既合理抑制烧结过程的“边缘效应”,同时通过透气短齿在料面形成的微孔来提高对应烧结料面的透气性;
S9、由于两侧对称布置的辅助活动支撑筋板(109)和其端部位置的支撑限位滑槽(110)的作用,使得两侧测压装置(111)能够始终检测到竖直方向的受力,其受力的大小直观反映和用以评价布料压辊(105)对料面的压实程度;
S10、确定正常烧结时布料压实度控制范围内的两侧测压装置(111)的检测数值范围;
S11、将两侧的实时压力检测值进行自动平均计算,并将其计算出的压力值与悬挂液压装置的行程调节量进行自动联锁PID调节控制,实现在烧结料面小幅波动时,通过悬挂液压装置的行程自动细调,烧结布料料面在压辊作用下的压实度长期维持在均衡的控制范围内,实现烧结布料料层合理和一致的透气性;
S12、上述细调时,两侧悬挂液压装置(112)同步动作;
S13、同时对两侧测压装置(111)的检测值进行允许最大差值设定和保护,当差值超过保护值时,说明烧结台车布料在沿台车宽度方向上的严重不均衡,需对圆辊给料机(102)及九辊布料器(103)的布料宽度方向的均匀性进行调整;
S14、清扫装置(108)与布料压辊(105)的长度一致,其设置为柔性钢刷,保持压辊表面不粘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72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