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的驾乘人员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6775.0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石琴;张雷;张子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R21/0132;B60R21/013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载 传感器 人员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的驾乘人员保护方法,是基于车载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环境状态信息,并基于周围环境及当前车辆信息判断车辆是否有前向、侧向碰撞风险,当有碰撞风险时,基于碰撞对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控制是否向安全气囊发送预弹起指令,且预弹起指令根据周围环境事实动态变化。本发明基于车载传感器控制安全气囊的弹起,对安全气囊的弹起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对驾乘人员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驾乘人员被动保护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的驾乘人员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内的安全气囊及侧气帘会对车内乘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弹起后可以防止驾乘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当前车辆安全气囊的弹开是基于安全气囊内置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非常快的充气速度以确保当乘客的身体被安全带束缚不动而头部仍然向前行进时,安全气囊能及时到位。在头部碰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气体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确保让人的身体部位缓慢地减速,进而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
但是,安全气囊及侧气帘的弹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撞击的角度必须是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使得安全安全气囊内置传感器感受到碰撞,安全气囊才可能弹开,否则再严重的碰撞安全气囊都不会打开,起不到保护车内驾乘人员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的驾乘人员保护方法,以期基于车载传感器判断车辆碰撞状态,并基于车辆碰撞状态控制安全气囊的弹起,从而使得对安全气囊的弹起更加准确,更有利于对驾乘人员的保护。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车载传感器的驾乘人员保护方法的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传感器的安装:
所述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视觉相机;
所述毫米波雷达分别安装在车辆前后保杠及车辆四角;
所述视觉相机分别安装在车辆前后保杠,车辆两侧A柱及车辆前后挡风玻璃;
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车辆顶部及车辆前后保杠处;
步骤2:障碍物的探测:
步骤2.1:建立以车辆后轴中心点为原点的,以车辆行驶方向为X轴,以车辆前进方向的左侧为Y轴,且垂直于XY平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建立车辆坐标系;
将各传感器的坐标转换为所述车辆坐标系下的坐标;
步骤2.2:所述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分别检测车辆周围的障碍物信息;
步骤2.3:将所述激光雷达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与毫米波雷达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进行匹配,若两者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能完全匹配,则将匹配结果作为障碍物的姿态信息;若两者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不能完全匹配,则利用所述视觉相机进行二次匹配,并进行标注,从而得到在车辆坐标系下的障碍物的姿态信息;
步骤2.4:基于检测到的障碍物信息及障碍物的姿态信息对障碍物可能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得到障碍物可能出现的位置和姿态;
步骤3:碰撞信息的计算:
步骤3.1:障碍物距离信息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菌菌种保存方法
- 下一篇:槽钢数控三面冲孔剪切打字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