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732.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叶西安;黄生松;罗欢;高清春;夏宇;马勇;罗华;高芸婷;张弦;倪培勇;巩永丰;张脊;李达;张茉楚;王博;富新颖;骆杨;张志国;任宪忠;孙广伟;罗威;冯光;张昕冉;夏树刚;何璐璐;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井清砂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及方法,其属于压裂防砂完井作业技术领域,通井清砂工具包括上接头、夹层管总成、下接头、铣鞋总成和存砂件,上接头具有第一内腔;夹层管总成与上接头可拆卸连接,夹层管总成内具有上腔、第一夹壁腔和第一出口;下接头与夹层管总成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下接头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铣鞋总成与下接头可拆卸连接,铣鞋总成具有第二夹壁腔、第二出口和第二内腔;存砂件位于夹层管总成、下接头和铣鞋总成内,存砂件包括存砂部和筛砂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将油气井内的砂粒从油气井中取出,使得压裂充填防砂工艺的顺利施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通井清砂方法,用于清理油气井内的砂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防砂完井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已开发的油田中,疏松砂岩油藏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很多油田稠油埋藏浅、压实作用弱、胶结疏松并且易出砂,油井出砂普遍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在一定时期内能控制地层出砂,但会降低油气井部分产能。为了解决中高渗透率的疏松砂岩油藏的出砂问题,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非常规压裂技术即压裂防砂技术,结合常规机械防砂工艺达到防砂的目的,进而提高油井产量,压裂防砂的目的是通过压裂施工形成高导流的压裂缝,这种压裂缝能够增大地层的液流渗透能力,减少流动阻力,同时也能解除近井地段的污染,提高产油效率,在压裂缝中填充石英砂,能够支撑缝高,防止地层压力导致地层压裂缝闭合,改善流动特性,加快流动速度。但是在压裂充填防砂工艺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出砂严重及出砂迅速(喷砂)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压裂防砂充填工具难以下到预定位置,即使下到预定位置也存在砂卡管柱风险,导致压裂充填作业无法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裂充填防砂工艺的施工过程中因喷砂导致压裂充填作业无法完成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井清砂工具,包括:
上接头,具有第一内腔;
夹层管总成,所述上接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夹层管总成的一端,所述夹层管总成内具有上腔、第一夹壁腔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上腔连通,所述上腔和所述第一夹壁腔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夹壁腔内;
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夹层管总成的另一端,所述下接头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夹壁腔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铣鞋总成,与所述下接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铣鞋总成具有第二夹壁腔、第二出口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夹壁腔连通,所述通井清砂工具的外壁与油气井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第二出口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壁腔连通,另一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油气井的井底与所述环形空间连通,所述第二内腔被配置为与所述油气井的井底连通;
存砂件,位于所述夹层管总成、所述下接头和所述铣鞋总成内,所述存砂件包括存砂部和筛砂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存砂部连通,所述第二内腔能够与所述存砂部连通,所述第一出口被配置为连通所述筛砂部和所述环形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层管总成还包括夹层管上接头、外管、内管和夹层管下接头,所述夹层管上接头、所述内管和所述夹层管下接头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外管的上端与所述夹层管上接头可拆卸连接,下端与所述夹层管下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腔位于所述夹层管上接头内,所述第一夹壁腔位于所述夹层管上接头、所述内管和所述夹层管下接头与所述外管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头,所述密封头位于所述夹层管总成内,所述密封头与所述夹层管总成可拆卸连接,所述存砂件的上端与所述密封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