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的室内场景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1476.8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彦桥;张小龙;柴兴华;陈韬亦;彭会湘;关俊志;耿虎军;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目标 检测 人员 属性 识别 室内 场景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的室内场景探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室内场景图像数据;将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入室内目标检测模型,对室内目标进行检测,得到室内目标的类型;若室内目标为人员,则将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入人员属性识别模型,对人员属性进行识别,得到并输出人员属性,否则输出目标类型,完成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本发明将室内场景探测问题分为室内目标检测和室内人员属性识别,实现了室内场景智能探测,可面向城市应急保障,解决了室内场景智能探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的室内场景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应急保障一般是指针对人口密集的城区及周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如应急测绘、物资运送、通信保障、灾后搜救等,现已成为关乎民计民生问题的重要产业。然而,传统技术和设备很难满足城市应急保障多样且紧迫的任务模式。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设备以其反应快、效率高、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在应急通信、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等方面展现了积极作用。
然而,无人设备在城市应急保障中的应用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室内场景探测,室内哪种目标识探测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人员的哪种属性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属性,而且室内场景下人员、物品、场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在复杂的背景下设计鲁棒的识别算法,完成对目标的检测、人员身份识别等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的室内场景探测方法,能够解决城市应急保障中的室内场景智能探测问题,可用于对室内场景的重要目标进行检测,并对室内人员进行属性识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目标检测和人员属性识别的室内场景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室内场景图像数据;
步骤2,将步骤1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入室内目标检测模型,对室内目标进行检测,得到室内目标的类型;
步骤3,若室内目标为人员,则转到步骤4,否则输出目标类型并结束流程;
步骤4,将步骤1采集的图像数据输入人员属性识别模型,对人员属性进行识别,得到并输出人员属性,结束流程。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室内目标的类型包括:刀具、枪支、弹药、家具、管道、重要标识、门、窗、电闸、灭火器、电灯、车辆、人员13类目标,所述室内目标检测模型使用YoloV4目标检测模型。
进一步的,步骤4所述的人员属性包含以下3个层面,共7种属性:
4a)武器佩戴:枪支、刀具;
4b)服装:迷彩服、便装;
4c)种族;
所述人员属性识别模型使用vgg模型提取特征,并使用softmax分类器,损失函数为:
其中,attribute表示所有人员属性,c表示一种具体的人员属性,pi(c)表示人员属性c 的真实值,表示人员属性c的预测值。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进行室内场景探测时,将探测任务划分为典型目标检测以及典型人员属性识别任务,可以将感兴趣目标进行一次性的检测。
2、本发明可对人员属性进行识别,从而通过属性识别为人员身份识别提供决策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室内场景探测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1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