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及吊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0196.5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炜;雷永军;杨旭;李宝英;闫宁;万臻坤;邢浩;冯维;苏栋;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B66C6/00;B66C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下运梁吊具 系统 吊装 方法 | ||
1.一种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上连接组件、下连接组件和扁担梁(8);
吊架包括传力杆组件(5),为等边三角形结构,相邻两个传力杆组件(5)之间设置加强杆(6),吊架三个顶点设有定位销Ⅰ(4-1)、定位销Ⅱ(4-2)和定位销Ⅲ(4-3),其中一个顶点与扁担梁(8)连接;
吊架的安装定位销Ⅰ(4-1)的顶点连接上连接组件的一端,上连接组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梁下行走机构连接;
吊架的安装定位销Ⅱ(4-2)的顶点连接下连接组件,下连接组件同时连接扁担梁(8)和待运梁;
吊架的安装定位销Ⅲ(4-3)的顶点能够与提升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吊耳(13)和第二吊耳(14),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之间通过带有护套(3)的钢绞线Ⅱ(2)连接,第一吊耳与梁下行走机构(12)连接,第二吊耳与吊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传力杆组件(5)包括两个传力板(5-1)和H型钢(5-2),两个传力板(5-1)分别焊接在H型钢(5-2)上下端面,相邻两个传力杆组件(5)之间通过连接板(7)和连接螺栓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吊耳(9)和中间连接结构,连接吊耳(9)分别设置在待运梁(10)两端并通过销轴连接扁担梁(8),中间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框(15)、贯穿轴(17)和支撑台(16),连接框设置在待运梁(10)中部,支撑台(16)通过贯穿轴(17)和连接框(15)连接,且支撑台(16)设置在吊架的安装定位销Ⅱ(4-2)的顶点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下运梁吊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为桥面吊机。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梁下运梁吊具系统进行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运梁车(11)将待运梁(10)运送到已安装梁下方,将吊架与扁担梁(8)的连接,扁担梁(8)与待运梁通过下连接组件(9)连接,吊架通过上连接组件与梁下行走系统(12)相连,此时定位销Ⅰ(4-1)及定位销Ⅱ(4-2)在同一铅垂线上,提升装置将待运梁(10)提升并脱离运梁车(11),梁下行走系统(12)将待运梁沿梁底轨道运至桥面吊机下方;
(2) 提升装置通过吊绳与吊架的定位销Ⅲ(4-3)连接;
(3) 提升装置提升,吊架形态开始转变;
(4)当定位销Ⅱ(4-2)和定位销Ⅲ(4-3)在同一铅锤线上时,松开吊点,此时待运梁吊重全部移至提升装置,提升装置前移,调整待提升待运梁与已安装梁间的安全距离后再提升待运梁;
(5)待运梁提升至合适位置后进行待运梁的对接组装;
(6) 提升装置及梁下行走机构退回始提梁位置,吊架重现安装到位,等待下一节段运输,完成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1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