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54764.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董得义;李威;姜肖楠;李超;樊延超;许丽颖;孙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3/00 | 分类号: | B64G3/00;H01Q1/2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尹庆娟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可见光 合成孔径雷达 复合 一体化 量化 结构 | ||
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属于航天遥感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像信息单一、难以同时获取多相源数据、成像模糊,甚至无法成像的问题。本发明的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包括:设备舱;位于设备舱内的卫星平台;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包括七组,一组位于设备舱上端面,均匀设置有三个安装孔,另外六组对称设置在设备舱的两侧,每侧的三组首尾依次连接,相对设备舱折叠或完全伸展,折叠时,和位于设备舱上端面的一组垂直设置,伸展时,和位于设备舱上端面的一组位于同一平面;以及三个光学相机,三个所述光学相机分别位于三个安装孔内,相对安装孔折叠或展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遥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
背景技术
依赖于物体表面的反射能力,可见光成像能直观反映地物的真实纹理、颜色等信息,在良好的光照环境条件下可提供丰富的细节信息,从而获得解译性强、空间分辨率高的图像,然而可见光成像容易受到光照、雨雾等因素影响成像变得模糊,甚至无法成像;合成孔径雷达(SAR)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地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不间断的成像探测,且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因此,采用多方式、多波段复合观测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不同的波段和观测方式,多种模式在功能上互相弥补对方存在的不足,令其观测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国内外典型的民用光学与SAR卫星探测系统发展现状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光学遥感卫星系统发展较为成熟,如WorldView系列卫星已达到亚米级分辨率,然后受限于光照条件的苛刻要求,现有光学遥感卫星主要工作于阳照区;
2)SAR卫星系统同样已得到广泛研究,如Radarsat系列和GF-3系列卫星等,具备全天时、全天候的技术优势,对目标形貌形貌信息的描述较好,但对如目标的组成成分、材质属性等信息的获取能力不足;
3)现有光学与SAR信息的综合处理方式主要为在地面对多颗卫星不同载荷的探测数据进行同化和融合,过程中必然存在时间相关和空间对准的问题。
因此,为适应用户对地物信息维度和信息关联性需求的不断提升,急需提出一种综合光学与SAR探测优势,同时解决多维度信息时空关联性问题的新体制卫星系统。
国际上许多著名研究机构都已制定了地球观测的战略计划,提出其研究重点和优先领域,NASA在2015年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地球科学事业系列计划,将在2020年前发射10~20颗光学、微波探测卫星;欧空局也提出了“地球观测系统”的任务规划,同样设计了多种探测形式的观测卫星系统,意图建立地球系统模型,揭示地球系统演化规律。
在上述信息中,光学与SAR信息的综合应用均被视为当前以及未来对地球观测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目标深度信息提取和特性识别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如何有效解决多平台、多载荷的多维度信息时空一致性问题是提升探测卫星系统效能的关键。
我国已逐步建成具有高低轨道配合、光学与微波多种遥感模式协同的遥感卫星观测系统,但同时也面临单星手段单一、综合信息匮乏等一系列问题,随着遥感探测应用的不断发展和航天技术的日益进步,单一技术手段的成像信息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对目标信息全面获取和深入挖掘的需求,亟需开展高效率、多维度的对地综合遥感卫星的技术研究。目前国际上尚未有真正的光SAR一体化探测卫星系统得到在轨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像信息单一、难以同时获取多相源数据、成像模糊,甚至无法成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可折叠可见光与合成孔径雷达复合一体化轻量化结构包括:
设备舱;
位于设备舱内的卫星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4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