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874.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丁仁义;王磊;姜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放电 速率 测试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包括:将电池充电至设定荷电量,静置并记录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一静置时刻之间,利用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极化电压曲线;利用极化电压曲线计算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一电压变化量,利用电压时间曲线确定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二电压变化量;根据第一电压变化量与第二电压变化量的差值确定自放电变化量,根据自放电变化量、第一静置时刻与第二静置时刻的时间差计算自放电变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池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是指锂离子电池在开路搁置状态下,容量自发损耗的现象。根据其对电池影响的不同,分为可逆自放电和不可逆自放电两类。其中可逆自放电主要由物理原因造成,容量损失后能通过再次充电得到补偿;不可逆自放电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一部分损失的容量不能通过再次充电获得补偿。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的大小直接影响锂离子的品质、配组一致性及使用寿命。
目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测试普遍采用压降法,即先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指定荷电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测试其在规定时间段内开路电压的变化。对锂离子电池而言,其在充电过程中会存在极化的情况,即实际开路电压高于理论电压,这一部分高出的电压称为极化电压。
目前,从成本角度考虑,测试过程中不允许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后长时间静置以消除极化,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消除极化电压影响的自放电测试方法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达到提高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准确性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包括:
将电池充电至设定荷电量,静置并记录所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
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一静置时刻之间,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极化电压曲线;
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曲线计算所述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一电压变化量,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确定所述第一静置时刻、所述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二电压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量的差值确定自放电变化量,根据所述自放电变化量、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刻的时间差计算自放电变化率。
进一步的,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三静置时刻之间,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所述极化电压曲线;
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位于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53小时;
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24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5小时;
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48小时。
进一步的,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间隔大于0小于1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设定荷电量为0%~7%SOC。
进一步的,所述极化电压曲线为对数函数曲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8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