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户外人文地理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855.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B7/185;G01S19/42;G01C1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端木传斌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外 人文 地理信息 综合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人文地理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包括处理平台;数据库,用于储存采集区域的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并与处理平台电连接;无人机,用于对采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数据,并发送给处理平台;地面巡逻车,用于对采集区域进行实地成像,生成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并发送给处理平台;处理平台接收到区域地貌数据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后,结合对应的位置数据,查询到该位置数据指定时刻所对应的天气情况、地标名称、景点以及人文地理资讯,通过分析模块生成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优点是采集效率高且采集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文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人文地理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人类生活的社会离不开人文地理知识,因此,掌握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人文地理信息是对人文景观、地理位置和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记录并使人们认识和了解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人文地理信息进行记录之前,需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信息采集;现有的采集装置在进行采集时,其记录设备大多是固定的,且记录设备的照射范围有限,在记录时需要多次采集,使得信息采集时间较长,降低了采集效率,同时采集的范围也较为狭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效率高且采集范围广的户外人文地理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户外人文地理信息综合采集系统,
包括处理平台;
数据库,用于储存采集区域的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并与所述的处理平台电连接;
无人机,用于对采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生成区域地貌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的处理平台;
地面巡逻车,用于对采集区域进行实地成像,生成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并发送给所述的处理平台;
所述的处理平台接收到区域地貌数据和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后,结合对应的位置数据,查询到该位置数据指定时刻所对应的天气情况、地标名称、景点以及人文地理资讯,通过分析模块生成所述的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的数据库进行储存。
所述的无人机包括飞控处理器、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一图传模块、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的第一图传模块、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和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的飞控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还与所述的处理平台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的飞控处理器供电,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采集区域进行遥感成像,并通过所述的第一图传模块将区域地貌数据传输至所述的飞控处理器,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的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通过所述的飞控处理器发送至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的第一通信模块接收到位置信息以及对应的区域地貌数据后发送至所述的处理平台。该结构中,无人机飞控处理器、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图像采集模块、第一图传模块、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用于为飞控处理器供电,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用鱼眼摄像头的形式,其可持续拍摄,并通过第一图传模块将拍摄到的区域地貌数据传输至飞控处理器,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处理平台双向通讯,其采用无线通讯的形式,将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以及该位置所对应的区域地貌数据发送给处理平台,处理平台处理完数据后发送给数据库进行储存,数据库以以可展示化的形式进行展示。
所述的第一定位模块为GPS定位模块或北斗定位模块。由此实现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和导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大学,未经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8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