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及其设计与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336.5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辛力;姚怡帆;史生志;刘源;黄华;叶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杜薇 |
地址: | 71007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部分 包裹 混凝土 组合 及其 设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包括H型钢梁(1)和部分包裹H型钢梁(1)的混凝土(5),所述H型钢梁(1)包括钢梁腹板(1-2)和垂直设在钢梁腹板(1-2)两边的两个钢梁翼缘(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钢梁腹板(1-2)两侧、且位于两个钢梁翼缘(1-1)之间的抗火岩棉板(4),所述抗火岩棉板(4)的高度小于两个钢梁翼缘(1-1)之间的距离,抗火岩棉板(4)的宽度小于钢梁翼缘(1-1)宽度与钢梁腹板(1-2)宽度差的一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两个钢梁翼缘(1-1)与抗火岩棉板(4)间的钢筋笼(3),所述钢筋笼(3)的长度与H型钢梁(1)长度相等,且钢筋笼(3)被所述混凝土(5)包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3)包括沿H型钢梁(1)纵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箍筋组件(3-1);
所述箍筋组件(3-1)包括设在一钢梁翼缘(1-1)内侧的第一矩形箍筋(3-11),所述第一矩形箍筋(3-11)的共面垂直于钢梁翼缘(1-1)和钢梁腹板(1-2),第一矩形箍筋(3-11)的高度小于所在钢梁翼缘(1-1)内侧与抗火岩棉板(4)间的距离,第一矩形箍筋(3-11)的宽度小于钢梁翼缘(1-1)宽度与钢梁腹板(1-2)宽度差的一半;所述箍筋组件(3-1)还包括设在另一钢梁翼缘(1-1)内侧、且与第一矩形箍筋(3-11)相对称的第二矩形箍筋(3-12),第二矩形箍筋(3-12)的结构与第一矩形箍筋(3-11)结构一致;所述箍筋组件(3-1)还包括连设在第一矩形箍筋(3-11)和第二矩形箍筋(3-12)间、且垂直于钢梁翼缘(1-1)的第三箍筋(3-13);
所述抗火岩棉板(4)位于箍筋组件(3-1)内侧、且与箍筋组件(3-1)间留有浇注混凝土的空间,抗火岩棉板(4)与第一矩形箍筋(3-11)和第二矩形箍筋(3-12)间的距离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3)还包括沿H型钢梁(1)纵向、且分别设于第一矩形箍筋(3-11)和第二矩形箍筋(3-12)内角的八个纵筋(3-2),纵筋(3-2)的长度与H型钢梁(1)长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H型钢梁(1)纵向均匀且横向居中设在两个钢梁翼缘(1-1)内侧的多个抗剪栓钉(2),所述任一个抗剪栓钉(2)设在相邻的两个钢筋笼(3)中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3-2)的直径为D,箍筋组件(3-1)的直径为d2,D和d2均取6mm-8mm;
所述箍筋组件(3-1)的高度为hg1=h-2tf-10mm,其中,h为H型钢梁(1)的高度,tf为钢梁翼缘(1-1)的厚度,10mm为预留误差;
所述第一矩形箍筋(3-11)的宽度为其中,b为H型钢梁(1)的宽度,tw为钢梁腹板(1-2)的厚度,c为第一矩形箍筋(3-11)外侧混凝土(5)的厚度、且c取15-20mm,20mm为第一矩形箍筋(3-11)与钢梁腹板(1-2)间混凝土(5)的厚度;
所述第一矩形箍筋(3-11)的高度为hg3=h1-10mm≥6D+2d2,其中,h1为钢梁翼缘(1-1)内侧与抗火岩棉板(4)间的距离,10mm为第一矩形箍筋(3-11)与抗火岩棉板(4)间混凝土的厚度;
所述抗剪栓钉(2)的长度hs=h1-15mm,15mm为抗剪栓钉(2)自由端到抗火岩棉板(4)间混凝土的厚度,抗剪栓钉(2)的直径为
所述相邻箍筋组件(3-1)间的距离和相邻抗剪栓钉(2)间的距离均为150mm-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3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快餐行业的作业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