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盖自动检测装置以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7218.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相石磊;翟庆诗;张鹤;王晨;刘泰;杨圣奇;孙雨奇;王尧;李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梁军丽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自动检测 装置 以及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盖自动检测装置以及利用其的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承载台面、标记组件、井座固定组件、井盖开启组件四部分,其中所述标记组件包括红外标记部件、支撑架体、所述红外标记部件设置在支撑架体上,所述红外标记部件具有可调的红外标记线,所述承载台面用于放置待检测的井座井盖,所述承载台面下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井座固定组件包括横梁和两个千斤顶,用于固定住井座,所述横梁下方、内侧分别设置有光敏部件,横梁的高度、距离基于所述光敏部件提供的信号确定;所述井盖开启组件包括电葫芦、挂钩,挂钩设置在电葫芦底端,挂钩处设置有红外追踪定位器。利用本发明,只要将井盖放置在承载台面上,即可对各种类型的井盖自动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盖自动检测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标准GB/T 2385-2009《检查井盖》规定的嵌入深度、井座支承面宽度、净开孔和斜度检测,均需要将井盖与井座进行分离才可进行。
在现有使用的检测方法中,针对无连接装置井盖的开启方式是两名试验人员使用井盖开启工具,分别伸入两个井盖开启孔内,同时用力将井盖抬起。针对有连接装置的井盖,需要一名试验人员固定住井座防止翘起,另一名试验人员使用井盖开启工具伸入井盖孔内用力抬起井盖。
在现今使用和检测的井盖中,井盖自身的重量很大,并且随着承载能力等级的增大井盖的重量也随之增大。若检测的井盖承载能力等级较高,则两名试验人员很难将井盖开启,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开启井盖。
在开启无连接装置的井盖时,若两端试验人员使用开启井盖工具的力气不均,则会有井盖无法水平抬起,从而井盖卡死在井座内的风险。承载能力较大的井盖则需多人合作,若使用井盖开启工具用力不均,井盖有可能从工具上滑脱。开启连接装置的井盖,当井盖开启大于90°后,由于井盖自身重量会将井座翘起。
以上两种开启井盖的方式,均有伤害试验人员人身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井盖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承载台面、标记组件、井座固定组件、井盖开启组件,其中所述承载台面用于放置待检测的井座井盖,所述承载台面下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井座固定组件包括一横梁,所述横梁下对称地固定设置有两个千斤顶,两千斤顶分别设置在相对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移动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上,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一、第二架体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横梁下方、内侧分别设置有光敏部件,横梁的高度、距离基于所述光敏部件提供的信号确定;所述井盖开启组件包括梁架、电葫芦、第三架体、挂钩,所述电葫芦悬挂在第三架体上,挂钩设置在电葫芦底端,挂钩处设置有红外追踪定位器,第三架体相对第三轨道移动,第三架体上部设置有第三固定部件,用于固定第三架体相对梁架、第三轨道的位置;所述标记组件包括红外标记部件、支撑架体、所述红外标记部件设置在支撑架体上,所述支撑架体相对第四轨道移动,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件,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架体与第四轨道的相对位置,所述红外标记部件具有可调的红外标记线。
可选的,所述梁架、支撑架体连接在一起,在360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光敏部件为光敏电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面所述的井盖自动检测装置的井盖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调整所述红外标记线,使其长度对应于待测井盖开启孔距离;
利用所述光敏部件对所述红外标记线的感应,通过调节千斤顶,自动调节横梁的高度和位置,以使井座固定在井座横梁下,并启动第一、第二固定部件;
根据所述红外追踪传感器对所述红外线的感应,自动旋转所述梁架,并调节挂钩左右位置,启动第四固定部件;
启动电葫芦,放下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膜浸润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模组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