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物联网采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108.8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明;姚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立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06;G06N3/0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联网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物联网采集系统,包括对象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用户分平台和传感网络平台。本发明利用依据每个用户分平台发送的家庭人数信息、家庭成员年龄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季节信息以及预先训练的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生成与每个用户分平台关联的月度正常用水量,可靠性与参考价值高,并且仅仅给用水过度的家庭发送用水过度提示,以有针对性的提醒个别家庭节约用水,不再是整片区域的停水或者发送提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通信,稳定可靠,可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通过设计奖励机制可以促进用户节约用水,增强用户的节约用水意识,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水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功耗物联网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oT)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智能水表是近年来以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信息化治理需求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实现城乡各级水务部门与用户建立信息化服务与沟通的渠道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现治理者和用户间的沟通与服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二者间实现互动交流的平台。针对智能水表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网络化服务的现状,智能水表的发展方向表现为:经济实用、双向实时、数据共享。在现有环境下,智慧水务将更快的在水行业中不断得以推行,在部分水司试用、使用,经验积累后,将在水行业中不断体现价值。通过云平台、大数据,更科学、有效的对水行业加强管理,确保优质、安全供水。
现有的物联网水表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的用水量数据统计效果不佳,且不便于对用户的用水量进行评价判断,不利于提示用户节约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物联网采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功耗物联网采集系统,包括对象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用户分平台和传感网络平台,所述对象分平台用于记录用水量数据并将用水量数据发送到所述传感网络平台,所述用户分平台用于用户提供并发送用户信息到所述传感网络平台以及接收数据,所述传感网络平台为其他平台提供通信连接基础,所述服务平台为所述综合管理平台与其他平台的连接中枢,所述综合管理平台用于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与计算。
进一步的,所述对象分平台包括智能水表、数据定位单元、数据校正单元和数据分时上报单元;所述智能水表用于连接供水管道,对用水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数据定位单元用于对智能水表进行定位识别处理,避免数据统计出错;所述数据校正单元用于对采集的智能水表数据进行校正,多次采集,保证数据准确性;数据分时上报单元用于将用水量数据进行分时段上报处理,避开基站带宽容量的限制,来提高上线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分平台包括智能终端、信息上传单元、数据修正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和警示单元;所述智能终端用于用户与系统连接,查阅相关数据信息;所述信息上传单元用于将用户家庭数据进行上传;所述数据修正单元用于对上传的数据或接收的数据修改和更正;所述数据显示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查看;所述警示单元用于根据数据和指令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终端为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移动上网设备(MID)。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网络平台为物联网数据传输平台,所述传感网络平台包括信息接收单元、数据发送单元和数据加密单元;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各个平台的数据,所述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向各个平台发生数据,所述数据加密单元用于对数据进行安全控制,保证数据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平台包括数据整合单元、数据匹配单元、人均用水量排序单元和奖励单元;所述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所述数据匹配单元用于将数据与对应平台进行对应匹配,保证数据发送的准确性;所述人均用水量排序单元对同一区域内的人均用水量数据由少到多进行依次排序;所述奖励单元用于对人均用水量数据排序靠前的家庭和个人进行奖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立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立信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1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料系统及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二次电池及其补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