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的热压成型方法和热压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2485.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丁亚男;马毅;杨树涛;张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压 成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的热压成型方法和热压成型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输送极片并对极片进行辊压,以压实所述极片;S2:向压实后的所述极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输送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S3: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以及所述极片热压至一体。由此,将极片和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热压至一体,极片与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的配合方式简单且可靠性高。后续的模切工序中对压紧在一起的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进行模切成型即可,当上述的极片为负极片时,在装配工序中将成型压紧在一起的负极片、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与正极片组装在一起即可完成极组的制作,可以降低极组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的热压成型方法和热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极组生产中主要采用叠片、卷绕两种工艺。
相关技术中,在极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组装,在装配过程中需要进行正极片与隔膜之间的距离、负极片与隔膜之间的距离确认,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在叠片或卷绕过程中,正极片与隔膜、负极片与隔膜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容易进入异物,造成极组不良,并且隔膜容易收缩,从而导致正负极片接触,进而导致极组短路的问题发生。在装配过程中,
同时,当极组形成后,检测出对齐度不良、短路等问题,整个极组将无法再次使用,从到造成大量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极片的热压成型方法,以提升极片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极片的热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方法包括:
S1:输送极片并对极片进行辊压,以压实所述极片;
S2:向压实后的所述极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输送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
S3: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以及所述极片热压至一体。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隔膜、所述第二隔膜以及所述极片压至一体步骤后还包括:将压至一体的所述极片与所述隔膜进行冷却至预设温度。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步骤S2还包括:向压实后的所述极片的上表面输送所述第一隔膜以使所述第一隔膜与所述极片的上表面贴合;向压实后的所述极片的下表面输送所述第二隔膜以使所述第二隔膜与所述极片的下表面贴合。
根据本申请进一步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S4:收卷一体化的极片与隔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热压成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将极片和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热压至一体,极片与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的配合方式简单且可靠性高。模切工序中对压紧在一起的极片、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进行模切成型即可,当上述的极片为负极片时,在装配工序中将成型压紧在一起的负极片、第一隔膜、第二隔膜与正极片组装在一起即可完成极组的制作,可以降低极组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当极片与隔膜之间在热压过程中进入异物时,可以在模切工序进行单片剔除,减少不良损耗。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定位时,只需要定位一种相对位置,即可保证极片装配过程中的对齐效果,降低极组对齐不良率;同时装配过程中进入异物的可能性小,可以降低极组短路率,保证极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压成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2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难选氧化铁矿石联合选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燃烧器定位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