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989.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光;李明杰;黄泽兵;潘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富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生物医药和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玻璃 粘合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板(1)上的两基座(2),两所述基座(2)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基座(2)包括水平的L形底座(21)、竖直固定在所述L形底座(21)内角处的L形角板(22);所述L形底座(21)的一侧边的外侧端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板(23),另一侧边端面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一中挡板(24);所述延伸板(23)中部垂直设置一千分尺(4);延伸板(23)上的千分尺(4),其固定套管(41)与所述延伸板(23)固定,其螺杆(44)穿过所述延伸板(23)后,末端抵靠在另一所述基座(2)的中挡板(24)的侧端;中挡板(24)中部垂直设置一千分尺(4),其固定套管(41)与所述中挡板(24)固定,其螺杆(44)穿过所述中挡板(24)后,末端抵靠在另一所述基座(2)上L形底座(21)侧边的侧端;所述基座(2)上还设置多个用于吸附玻璃片(6)的真空吸附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对应所述L形底座(21)的每一侧边均设置一所述真空吸附机构(3);所述真空吸附机构(3)包括吸盘(31)和抽真空泵(33);所述吸盘(31)伸入所述L形角板(22)的内侧端面,用于吸附玻璃片(6);所述吸盘(31)与所述抽真空泵(33)之间通过软管(3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底座(21)的每一侧边的末端上方均竖直固定一外侧板(25);所述外侧板(25)上端与所述L形角板(22)上端平齐;所述抽真空泵(33)固定在所述外侧板(25)的外侧端面上;所述吸盘(31)设置在所述L形角板(22)与所述外侧板(2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角板(22)与所述外侧板(25)之间固定一水平的支架(34);所述软管(32)穿设在所述支架(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底座(21)内侧壁面、所述L形角板(22)内侧壁面以及所述外侧板(25)的内侧壁面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限位凸点(26);所述基座(2)的同一内侧壁面上,所有的限位凸点(26)的内侧端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且该竖直平面平行于基座(2)的内侧壁面;所述基座(2)的同一内侧壁面上,所有的限位凸点(26)呈矩阵设置,且所述吸盘(31)位于矩阵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的弹簧圈(5);所述弹簧圈(5)套设在所述L形角板(22)和所述外侧板(25)的外侧端面上;所述弹簧圈(5)提供弹力,使两所述基座(2)相互靠近。
7.一种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玻璃的粘合工装,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玻璃片(6)的安装;
将两玻璃片(6)分别放置在基座(2)每一侧边的L形角板(22)和外侧板(25)的内侧,同时使两玻璃片(6)之间的连接面贴合,然后启动抽真空泵(33)使吸盘(31)吸附住玻璃片(6),并使玻璃片(6)外侧端面均贴于限位凸点(26)上;
步骤二:基座(2)的组合;
将两已经吸附好玻璃片(6)的基座(2)进行组装,将其中一基座(2)的延伸板(23)上的千分尺(4)的螺杆(44)末端抵靠在另一基座(2)的中挡板(24)的侧端,再将其中一基座(2)的中挡板(24)上的千分尺(4)的螺杆(44)末端抵靠在另一基座(2)上L形底座(21)侧边的侧端,使玻璃片(6)拼合形成四棱柱结构,完成两基座(2)的组装;最后,将弹簧圈(5)套设在L形角板(22)和外侧板(25)的外侧端面上;
步骤三:千分尺(4)的调整;
根据玻璃片(6)以及产品的粘合精度的要求,通过调整千分尺(4)的精度,微调两基座(2)之间的间距;
步骤四:玻璃片(6)的粘贴;
两基座(2)之间的间距调整完成后,向各个玻璃片(6)之间的连接面注胶,胶水渗入玻璃片(6)之间完成粘结工作;
步骤五:拆模;
玻璃片(6)粘结完成后,拆下弹簧圈(5),并向外侧移开两基座(2),取得呈四棱柱结构的通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富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富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9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