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412.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2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波;张杰;陈晶;张小琴;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47/1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处理 车间 高效 湿法 除尘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工业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其包括高效洗涤除尘系统,所述高效洗涤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塔和设置在除尘塔内的洗涤层以及高效除尘结构,所述除尘塔底部设有风道入口,所述防尘塔顶部设有烟囱,所述洗涤层和高效除尘结构沿风道入口朝烟囱的方向依次设置。本申请具有使钢渣处理车间排口烟气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业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占钢产量的10%-15%左右。它由生铁中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在熔炼过程中氧化而成的各种氧化物以及这些氧化物与溶剂反应生成的盐类所组成。钢渣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金属铁2%~8%,氧化钙40%~60%,氧化镁3%~10%,氧化锰1%~8%等。钢渣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钙镁橄榄石、钙镁蔷薇辉石、铁酸二钙、RO(镁、铁、锰的氧化物,即FeO、MgO、MnO形成的固熔体)、游离石灰(f-CaO)等。钢渣分为电炉钢渣、平炉钢渣和转炉钢渣3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钢渣主要处理工艺有:热泼法、滚筒法、热闷法。这几种方法均是在钢渣处理装置中进行喷水冷却,在喷水冷却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水雾,粒径约在3μm~50μm之间,且极易扩散,从而会导致厂房内岗位粉尘浓度超标,作业环境较差,而且容易附着并腐蚀厂房结构。
由于钢渣处理车间在打水、入渣或出渣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且钢渣在冷却过程中喷淋大量的水,使钢渣处理产生的烟气含湿量特别大,传统的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干式除尘设备无法处理此类烟气,同时传统的水膜等湿法除尘器处理效果不佳,继而无法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使钢渣处理车间排口烟气达到超低排放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渣处理车间高效湿法除尘装置,包括高效洗涤除尘系统,所述高效洗涤除尘系统包括除尘塔和设置在除尘塔内的洗涤层以及高效除尘结构,所述除尘塔底部设有风道入口,所述防尘塔顶部设有烟囱,所述洗涤层和高效除尘结构沿风道入口朝烟囱的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钢渣处理车间产生的烟气从风道入口进入除尘塔,于除尘塔内依次经过洗涤层和高效除尘结构,最终从除尘塔顶部的烟囱排出,通过高效湿法除尘装置,烟气可依次经洗涤层和高效除尘结构进行洗涤除尘,从而使烟气能够得以更高效率的处理,继而使烟气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优选的,所述除尘塔内于风道入口的下方设有积液盘,所述积液盘上均布有多个升气帽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液盘可聚积高效洗涤除尘系统中落下的液体,升气帽罩可使气体顺利经过积液盘的同时,阻止高效洗涤除尘系统中落下的液体通过。
优选的,所述洗涤层至少间隔设置两层,两层所述洗涤层之间设有湍流增效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层洗涤层可对烟气更加充分的洗涤,湍流增效器可强化洗涤液和烟气的流态,从而使洗涤液和烟气的混合更加充分,加强洗涤液的洗涤效果。
优选的,所述湍流增效器与位于上方的洗涤层之间设有增效环,所述增效环沿除尘塔周向分布且朝除尘塔轴线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效环可防止烟气顺塔壁短流。
优选的,所述高效除尘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层除雾器,两层所述除雾器之间设有除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层除雾器可更加充分的去除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和液滴,同时除尘器可对烟气中夹带的粉尘和液滴进一步进行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航天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