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318.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英;李淋雨;顾璇;于秉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B01J13/00;C01B2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徐昶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金属 改性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光电材料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现提出如下方案,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金属X离子的盐溶液加入到经程序升温后的CNS溶液中恒温搅拌,CNS通过如下步骤合成:所述步骤包括先将g‑C3N4粉末分散在水中进行超声剥离,再经过离心、干燥获得CNS,所述g‑C3N4的通过如下步骤合成:所述步骤包括选择含有三嗪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反应前驱体,煅烧获得g‑C3N4。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以及根据该方法制得的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的ECL强度高、成本低,光电效率高,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电子传递速率快,其在光电子器件、标记材料、分子传感和生物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材料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因具有低背景信号、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一种优越的分析方法应用于生物分子的痕量目标检测,临床诊断,环境和食品监测等研究,常见的ECL活性物包括量子点、鲁米诺和联吡啶钌(Ru(bpy)32+)及其衍生物等,其中,Ru(bpy)32+因具有高发光效率、可逆的电化学行为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成为最常用的ECL发光体,但是高成本使Ru(bpy)32+的广泛应用受限。
金属有机凝胶(MOG)作为一种智能配位聚合物软质材料,因其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显示出优异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温和,当前已有部分报道直接将MOG作为发光体应用于构建ECL传感器,但其多使用吡啶类衍生物、均苯三羧酸作为有机配体,不仅会造成环境及水体污染而且同时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这种合成处理过程不仅需要多种有机化合物参与,而且面临合成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和耗时长等不足,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金属基改性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含金属X离子的盐溶液加入到经程序升温后的CNS溶液中恒温搅拌。
所述X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态金属、Al和Pb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所述含金属X离子的盐溶液包括含金属X离子的硝酸盐溶液、硫酸盐溶液和卤素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盐溶液。
所述CNS通过如下步骤合成:
所述步骤包括先将g-C3N4粉末分散在水中进行超声剥离,再经过离心、干燥获得CNS。
进一步地,所述g-C3N4的通过如下步骤合成:
所述步骤包括选择含有三嗪结构的化合物作为反应前驱体,煅烧获得g-C3N4。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X离子与CNS的摩尔比值为所述金属X离子与CNS的摩尔比值为nX离子:nCNS=1:(1~20)或(1~20):1。
进一步地,所述恒温搅拌的时间为5~80s。
进一步地,所述程序升温的速率为1℃/min~15℃/min,程序升温后的CNS溶液温度为10~100℃。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剥离的时间为8~20h,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3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