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系统、方法及控制器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3266.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乙志;孙哲;沈心怡;肖柏宏;齐佳宁;倪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R16/023;B60W30/06;B60T13/74;B60G17/015;B60G17/052;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徐民;寿宁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待换电 车辆 状态 控制系统 方法 控制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中央网关、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车辆状态监控模块;其中,中央网关在接收到待调整状态信号后,发送控制指令至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或车辆状态监控模块;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或车辆状态监控模块根据控制指令调整待换电车辆的状态;车辆状态监控模块获取调整后的待换电车辆的车辆状态,判断车辆状态是否为待换电车辆在换电过程中所需的预设车辆状态。本发明通过待换电车辆内的各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来实现车辆状态的自动调整,以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待换电车辆的状态调整至换电过程所需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系统和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例如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为了能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里程焦虑和充电时间长的痛点,换电模式应运而生。换电模式可以作为充电的有效补充缓解上述痛点。对动力电池包进行更换的换电过程中,一般依赖于人工方式进行操作,特别是需要依赖人工方式来调整待换电车辆的状态。人工的操作方式带来换电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操作复杂以及增加人力成本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系统、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和存储介质,通过待换电车辆内的各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来实现车辆状态的自动调整,以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待换电车辆的状态调整至换电过程所需的状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换电车辆的状态控制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中央网关、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车辆状态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中央网关在接收到待调整状态信号后,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或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
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和/或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整待换电车辆的状态;
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获取调整后的所述待换电车辆的车辆状态,判断所述车辆状态是否为待换电车辆在换电过程中所需的预设车辆状态。
进一步的,当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判断所述车辆状态为所述预设车辆状态时,发送车辆状态调整完成信号至所述中央网关。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状态包括方向盘状态、驻车状态、悬架状态、童锁状态和车窗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与所述车辆状态对应的,所述预设车辆状态包括预设方向盘状态、预设驻车状态、预设悬架状态、预设童锁状态和预设车窗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包括: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和转向控制单元;
所述中央网关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至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和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单元;
所述车辆状态监控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获取当前方向盘状态,将所述当前方向盘状态发送至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单元,并判断方向盘状态是否为预设方向盘状态;
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和所述当前方向盘状态,生成方向盘调整信号,并发送至所述转向控制单元;
所述转向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方向盘调整信号控制所述方向盘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单元和电子驻车单元;
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档位状态至所述中央网关;
所述电子驻车单元发送当前驻车状态至所述中央网关,并根据所述中央网关发送的驻车控制信号控制驻车状态;
所述中央网关根据所述档位状态和所述当前驻车状态,生成并发送所述驻车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子驻车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