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637.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群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杂质 类型 消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包括收集壳体,导流件,底板,传感器,过滤层,消化池,搅拌件;各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医疗废弃水的无害化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中通过对杂质成分的检测然后针对性的释放处理物质让废液中的有害物质加快并充分消化,并可通过虹吸的方法让混合物在各个空间内进行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疗废弃液体的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杂质类型的高效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实验室废水处理的时候,废水里面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病毒不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同时处理成本也会居高不下,在去除生物实验室废水的时候,设备内部也会沾染一些废水,废弃液体收集和转运到处理地过程中,收集设备不能一步到位将废液直接送到目的处理装置,往往经历几道设备流转,这中间导致污染的风险大大增加,另外如果不彻底净化还会进入新污染,导致废水处理更加繁琐;因此寻找一种经济、高效、节能、环保、适用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已经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其能够避免医疗过程中废液处理过程出现的一些污染问题,针对污染杂质做相对应的对策,节省资源和工作所需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收集壳体,其内部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外壳体上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容置空间内竖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均置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具有漏孔,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之间具有储存空间;各相邻的两个导流件之间形成流通通道,来自所述进口的液体在流经所述流通通道之后从所述出口排出,形成液体流路;所述导流件的横截面为周期性的波形折线状,且各个折角处均外伸有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指向与所述液体流路的方向相反;所述液体在所述流通通道中碰撞到所述导流件的侧面及其各个传感器时,液体能够附着于所述导流件上,并沿着所述导流件的竖直方向流至所述底板,再从所述漏孔落入所述储存空间中;所述容置空间内还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置于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导流件的内端,并与其内端头保持间隙;来自所述流通通道的液体经过所述过滤层后从所述出口排出;消化池,所述消化池通过输出管道连接,其包括池体骨架,所述池体骨架区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输出管道流出的废液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中设有加强筋,支撑整体骨架,稳固所述第一腔室的空间;以及,搅拌件,置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中间,对所述第一腔室中的废液搅拌。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口内竖直设置有第一挡板,其下端置于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导流件的外端;所述第一挡板上具有通孔,所述液体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导流件的流通通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出口内固定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的内端头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内侧壁上横向设置有第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流件的内端正对,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正对。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杂质类型的消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体内与所述第二面正对的另一侧面为内底面,所述内底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存在间隔空间,且所述内底面上固定有非竖直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流件内端头的底部与所述过滤层的底部之间通过竖直的第三挡板隔开,形成间隙;所述第三挡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群,未经李玲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