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变电站内电力生产作业风险的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116.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彭博雅;丘浩;张炜;王孔耀;林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K9/62;G06K9/34;G06K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张志鹏 |
地址: | 53001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变电 站内 电力 生产 作业 风险 智能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面向变电站内电力生产作业风险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方法,包括:
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前,通过对工作计划、工作票、作业指导书文件进行提取工作信息处理,获得作业前的工作信息;
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中,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人员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地点附近的电力设备标识牌进行识别,获得记录实际信息;
将记录实际信息与作业前提取的工作信息进行对比,做工作类型的安全要求的判断,当不满足要求时发出相应的作业风险警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信息包括工作类型、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工作地点、计划工作人数、作业风险;
所述实际信息包括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地点和实际工作人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变电站电力生产作业前,通过对工作计划、工作票、作业指导书文件进行文本识别提取工作信息,包括:
将待识别的文件进行灰度化处理得到灰度图;
使用直方图法,选取合适的二值化阀值,对灰度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图;
搜索二值化图所有联通的区域,计算平均像素值并进行降噪处理;
对图片进行膨胀处理,使断续的文字连成一条直线以便于直线检测,计算出直线的角度后利用霍夫变换,将倾斜图片矫正到水平位置;
对图片中的文本进行行切分和字符切分,将每块文字提取的特征向量与特征模板库进行模板粗分类和模板细匹配,识别出对应文字;
从识别的文字中提取出信息有作业类型、计划工作时间、计划工作地点、计划工作人数、作业风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人员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地点附近的电力设备标识牌进行识别,包括:
利用变电站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人员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
通过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对工作地点附近的电力设备标识牌进行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变电站视频监控设备对作业人员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包括:
事先分别准备包含作业人员和不包含作业人员的正负图片样本,裁剪成大小一致的规定尺寸并进行灰度化处理,采用Gamma校正法对输入图像进行颜色空间的标准化;
计算图像每个像素的梯度,获取该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描述符;
利用提取到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来训练SVM;
通过变电站视频监控设备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利用训练好的SVM分类器进行作业人员目标检测,记录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地点的系统时间作为实际工作时间,记录识别工作人员数量作为实际工作人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对工作地点附近的电力设备标识牌进行识别,包括:
通过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穿戴设备上的摄像头采集作业现场视频信号,每隔时间周期T截取一帧图像信息;
识别图像中电力设备标识牌,对电力设备标识牌的图片进行放大、二值化和高斯滤波处理得到图片信息区域;
对图片信息区域进行膨胀处理并进行canny边缘检测,将图片信息区域面积最大的轮廓作为电力设备标识牌的轮廓;
对电力设备标识牌的轮廓使用霍夫变换得到电力设备标识牌的四条边,然后利用两两直线求交点确定电力设备标识牌的四个顶点,通过透视变换实现电力设备标识牌几何变形的自动矫正;
对矫正后的图片进行文本识别得到电力设备信息,判断该设备在变电站中所在位置作为电力生产作业实际工作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1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