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200.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闫伟;靳辰浩;闫俊彤;张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49;G01N1/14;G01N21/01;B63B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船舶 污染 监控 系统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用于对船舶的含有油污的污水的含油量进行检测,在船舶的机舱中锅炉水排舷外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ODME排舷外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将机舱中污水或者可能含油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到舷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包括:锅炉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ODME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取样泵、PLC、油分浓度检测仪、显示报警装置、电源、抽样管、观察管;所述锅炉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ODME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均采用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液口通过取样管分别与锅炉水排舷外阀出口的排污管、生活污水排舷外阀出口的排污管、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出口的排污管、ODME排舷外阀出口的排污管、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出口的排污管连接,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其中一个出液口依次通过抽样管、取样泵、油分浓度检测仪与观察管连通,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另一个出液口直接通过取样管与观察管连通,所述观察管直接将污水排放到船舶的舱底水仓中,所述取样泵将提取的污水送入油分浓度检测仪进行检测,所述油分浓度检测仪与显示报警装置连接,油分浓度检测仪将检测得出的数据发送到显示报警装置,所述电源为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进行供电,所述PLC还与显示报警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报警装置是由数据采集卡、电脑组成,所述电脑通过数据采集卡与油分浓度检测仪连接,油分浓度检测仪检测到的油分浓度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传输至电脑,所述电脑还与机舱集中监控与报警系统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浓度检测仪采用光学浊度法测量油分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管为带有玻璃窗的管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阀的线圈与PLC连接。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工作方法如下:当锅炉水排舷外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ODME排舷外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进行排污时,锅炉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ODME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不动作,部分污水依次通过取样管、观察管流入船舶的舱底水仓中,当污水流过观察管的玻璃窗时,通过人工对污水的进行观测,每间隔一端时间,通过PLC控制锅炉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生活污水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舱底总用泵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ODME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油水分离器排舷外阀出口取样阀轮流动作,每个取样阀持续通电10秒钟;同时,取样泵工作将污水抽到油分浓度检测仪中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送给显示警报装置中,显示警报装置中的电脑直接显示取样阀的工作状态以及各取样点处油分浓度含量,当取样阀失电时,取样的污水从油分浓度检测仪排到观察管中,通过观察管上的玻璃窗观看的污水情况,当电脑中获取的油分浓度含量大于设定阀值时,则控制机舱集中监控与报警系统就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防污染监控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值为1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2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设备用动力传输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