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著性压缩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081.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楠;孙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著 压缩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图像压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著性压缩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所述显著性压缩的方法包括:对于显著性检测模块:采用U2Net网络实现显著性检测模块;对比残差块融合局部特征与多尺度特征,提出整体网络架构;根据U‑Net和非局部残差,提出ResU来提取阶段内多尺度特征;输入卷积层,通过普通卷积层将原始特征图转成中间图F1(x);以中间特征图F1(x)为输入,通过U‑block学习和编码多尺度上下文信息;通过F1(x)和U(F1(x))融合局部特征与多尺度特征;对于压缩模块:提出注意力通道方法,改进离散高斯模型,最后引入解码器增强,实现图像压缩架构的构建。本发明能够在低比特率下,提升图像的压缩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压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著性压缩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图片中数据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包含用户感兴趣信息。人们在典型应用场景中往往更加关注感兴趣目标。在带宽受限的条件下,显著性目标的识别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全局压缩方式会使显著性区域一些重要细节模糊,比如车牌号、指示牌等。采用显著性区域压缩可以降低显著性区域的压缩比,提高背景等不相关信息的压缩倍率,在相同的图片压缩大小下,可以尽可多的保留用户感兴趣的信息。
随着FCN在图像分割领域上的成功,开启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图片语义分割的热潮。近年来,大量基于神经网络的语义分割算法都表现出他们的优异性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算法在应用于图像压缩的领域均能取得优异效果。
2017年,基于端到端的图像压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压缩性能超越JPEG与JPEG2000,由于基于似然的离散生成模型学习像素的概率分布,它们在理论上可以用于无损图像压缩。研究了各种端到端图像压缩方法。最近,值得注意的方法是用于学习图像压缩的上下文自适应熵模型,以在所有学习的编解码器中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此之后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基于GMM的优化模型使的端到端压缩性能全面超越BPG。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图片压缩方法中,边缘分割精度较低,压缩效果低于BPG,且不是所有的算法在应用于图像压缩的领域均能取得优异效果。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和意义为:实现图片精细化分割,提高低比特率下图像压缩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著性压缩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显著性压缩算法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著性压缩的方法,所述显著性压缩的方法包括:
对于显著性检测模块采用U2Net网络实现;对于图像压缩模块的架构基于基本模型,引入注意力通道方法,改进离散高斯混合模型,最后加入解码器增强模块。
进一步,所述显著性压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U2Net网络实现显著性检测模块;提出的显著性检测框架可以提高显著性目标识别与分割精度,对于多目标复杂场景准确度更高。
步骤二,对比残差块融合局部特征与多尺度特征,提出整体网络架构;提高局部细节提取准确度。
步骤三,根据U-Net和非局部残差,提出ResU来提取阶段内多尺度特征;
步骤四,输入卷积层,通过普通卷积层将原始特征图转成中间图F1(x);
步骤五,以中间特征图F1(x)为输入,通过U-block学习和编码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最后通过F1(x)和U(F1(x))融合局部特征与多尺度特征;
步骤六,提出注意力通道方法,改进离散高斯模型,最后引入解码器增强,实现图像压缩架构的构建。改进的压缩模型提高了压缩精度,在PSNR和SSIM结果上均有突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