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631.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朱益江;金双明;本亚辉;张海军;王鸿程;韩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21/00;E21B33/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位 螺旋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属于取水井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施工步骤为:使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将钻杆拔出钻孔,并向钻孔内灌注泥浆;钻杆全部拔出后,将透水管下放到钻孔内;采用浓度低的泥浆对钻孔中浓度较高的泥浆进行置换;向透水管和钻孔之间的环形空隙内填充砾料;使用清水进行洗井操作。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相比于采用正循环钻机或反循环钻机而言,钻孔一次成型,并在钻孔的过程中,长螺旋钻机的钻杆持续位于钻孔内,钻杆为钻孔的侧壁起到支撑作用,使钻孔不易出现塌孔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取水井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取水井的施工过程中,大都采用正循环钻机或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钻孔的过程中会使用泥浆在钻孔内形成护壁的方式保护钻孔侧壁,防止钻孔侧壁出现塌孔的问题。
但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较高、钻孔尺寸较深的钻孔进行施工时,泥浆对钻孔侧壁的保护效果较差,依然会存在钻孔过程中产生塌孔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钻孔的过程中不易出现塌孔,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水位长螺旋成井施工工艺,其施工步骤为:
S1、使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深度;
S2、将钻杆拔出钻孔,并向钻孔内灌注泥浆;
S3、钻杆全部拔出后,将透水管下放到钻孔内;
S4、采用浓度低的泥浆对钻孔中浓度较高的泥浆进行置换;
S5、向透水管和钻孔之间的环形空隙内填充砾料;
S6、使用清水进行洗井操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长螺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相比于采用正循环钻机或反循环钻机而言,钻孔一次成型,并在钻孔的过程中,长螺旋钻机的钻杆持续位于钻孔内,钻杆为钻孔的侧壁起到支撑作用,使钻孔不易出现塌孔的现象。
可选的,在步骤S2中,通过长螺旋钻机的钻杆向钻孔内压灌泥浆,且边压灌泥浆边向上拔出钻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螺旋钻机的钻杆为内部中空,通过钻杆可直接将泥浆压灌到钻孔的孔底,使泥浆自下而上的填满钻孔,并且随着钻机钻杆拔出钻孔,钻孔内泥浆的高度也随之增加,使钻孔失去钻杆的支撑后,立即采用泥浆对钻孔内形成泥浆护壁,从而使拔出钻杆的过程中钻孔也不易产生塌孔。
可选的,在压灌泥浆之前,先向上提起钻杆,使钻杆与钻孔的孔底间隔30-40公分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钻杆的底部出口与钻孔的孔底间隔开来,使泥浆能够顺利的从钻杆的底部出口排出。
可选的,在步骤S3中,下放透水管时,先在钻孔孔口周围的地面上固定若干个下放装置,所述下放装置用于带动透水管在钻孔内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下放装置带体人工拉动透水管进行下放工作,节省工人的劳动强度,加快施工效率,使泥浆在钻孔内的滞留时间较短,泥浆中的泥浆颗粒渗入到土层内的作用较小,对钻孔侧壁土层的透水性能影响较小,提高后期取水井内汇集周围地下水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下放装置包括底座、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绕线轮、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缠绕在绕线轮上的吊绳以及设在吊绳上的卡接机构;所述电机与绕线轮连接,使电机能够带动绕线轮转动,所述吊绳远离绕线轮的一端与卡接机构连接,所述卡接机构用于将吊绳和透水管的管底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