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带轮解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9969.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J·吉斯勒;B·菲施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3 | 分类号: | F16F15/123;F16H55/3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轮 解耦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轮解耦器,其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和共同的旋转轴线以及在所述输入侧和所述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述输入侧和所述输出侧抵抗所述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能够在周向方向上相对彼此扭转,其中,所述输出侧以轴承区段通过布置在所述输入侧上的轴承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侧旋转地受支承,其中,所述输出侧从所述轴承区段出发在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第一侧上以法兰区段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到皮带区段,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借助在所述周向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相对于所述周向方向支撑在所述输入侧的第一止挡上和所述输出侧的第二止挡上并且通过滑动壳至少相对于所述径向方向支撑在所述皮带区段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轮解耦器,其具有输入侧、输出侧、共同的旋转轴线以及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输入侧和输出侧通过该弹簧元件在周向方向上可相对彼此扭转。尤其地,附加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皮带轮解耦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装置(扭振减振器-TSD)。
背景技术
皮带轮解耦器尤其设置为用于将皮带轮附接在(例如机动车的)驱动机的曲轴上。由此,至少减少或防止(例如驱动机的)扭振传递到由皮带轮驱动的皮带上。但是,皮带轮解耦器也可以构成双质量飞轮。
由DE 10 2017 111 664.8和DE 10 2017 113 043.8以及DE 10 2013 206 444 A1已知这种皮带轮解耦器或驱动轮,其中,在那里通过密封和定位装置,一方面相对于外部周围环境密封(例如至少部分填充有润滑剂的)中间空间/容积(在那里是弹簧容纳室),另一方面在轴向方向上定位驱动轮。为此,在牵引器件附接区域(输出侧)和轴附接区域(输入侧)之间布置有弹簧元件(盘形弹簧),该弹簧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将这些区域张紧。弹簧元件在此通过摩擦环(无弹性密封唇)来保持,这也确保了密封效果。
对中间空间的密封要求是非常高的。由于更高的要求,执行不同的污染测试,例如浸水测试、泥盐水测试、灰尘测试、盐雾测试、涉水测试。
由在后公开的DE 10 2019 126 589.4已知一种皮带轮解耦器,其中,否则已知的盖已被密封膜片代替。从输出侧提供的用于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止挡固定在输出侧上。
始终存在简化用于机动车的部件、例如皮带轮解耦器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的需求。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解耦器,其结构尽可能简单并且尤其包括尽可能少的构件。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皮带轮解耦器来解决。在说明书中给出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构型。在说明书中单独列出的特征可以在技术上以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可以限定本发明的其他构型。另外,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和解释了本发明的特征,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构型。
提出了一种皮带轮解耦器,其具有输入侧、输出侧、共同的旋转轴线以及在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输入侧和输出侧可以抵抗该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在周向方向上相对彼此扭转。输出侧以轴承区段通过布置在输入侧上的(滑动)轴承相对于输入侧可旋转地受支承。输出侧从该轴承区段出发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第一侧上以法兰区段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到皮带区段(在该皮带区段上可以布置皮带,该皮带可以通过皮带区段或通过皮带轮解耦器来驱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以在周向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相对于周向方向支撑在输入侧的第一止挡上和输出侧的第二止挡上,并且通过滑动壳至少相对于径向方向支撑在皮带区段上。第二止挡布置在携动部分上,该携动部分通过压合部(Verstemmung)至少相对于周向方向抗扭转地与输出侧连接。
尤其地,输入侧(也称为轴附接区域,因为输入侧抗扭转地与轴、例如曲轴可连接或已连接)可以抵抗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并且尤其是抵抗至少一个扭振减振器的减振作用相对于输出侧(也称为皮带附接区域,因为输出侧可以通过皮带区段抗扭转地与皮带可连接或已连接)最多扭转一沿周向方向延伸的角度范围(例如最多30度)。扭转例如通过止挡(第一止挡、第二止挡)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