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灌注造桥机走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081.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文;张黎;马宝利;吕志军;李志强;周兴颖;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10 | 分类号: | 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杨中鹤 |
地址: | 06409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灌注 造桥 机走行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造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臂灌注造桥机走行系统。包括用于支撑挂篮的主梁和用于支撑主梁的走行梁,主梁与走行梁之间通过反挂轮连接,还包括走行限位部、走行驱动部、主顶升部以及主驱动部;走行限位部用于将走行梁约束在桥梁顶板上;走行驱动部用于在走行梁解除与桥梁顶板的约束后,驱动走行梁沿桥梁纵向方向移动;主顶升部用于对主梁顶升以使主梁与走行梁分离;主驱动部用于在主梁与走行梁分离后,驱动主梁沿桥梁纵向方向移动。通过主梁和走行梁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实现对挂篮系统的整体移动,且与现有技术中挂篮的移动方式完全不同,整体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且不会增加额外的设备消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造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臂灌注造桥机走行系统。
背景技术
挂篮是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4种。根据混凝土悬臂施工工艺要求及设计图纸对挂篮的要求,综合比较各种形式挂篮特点、重量、采用钢材类型、施工工艺等;挂篮设计原则:自重轻、结构简单、坚固稳定、前移和装拆方便、具有较强的可重复利用性,受力后变形小等特点,并且挂篮下空间充足,可提供较大施工作业面,利于钢筋模板施工操作。
现有技术中,挂篮的移动方式一般为,在已浇筑好的桥梁顶端重新铺设走行梁,然后将主梁引导至新的走行梁上,再拆除旧的走行梁,施工过程相对繁琐,且会增加额外的设备消耗,较为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悬臂灌注造桥机走行系统。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悬臂灌注造桥机走行系统,包括用于支撑挂篮的主梁和用于支撑主梁的走行梁,主梁与走行梁之间通过反挂轮连接,还包括走行限位部、走行驱动部、主顶升部以及主驱动部;走行限位部用于将走行梁约束在桥梁顶板上;走行驱动部用于在走行梁解除与桥梁顶板的约束后,驱动走行梁沿桥梁纵向方向移动;主顶升部用于对主梁顶升以使主梁与走行梁分离;主驱动部用于在主梁与走行梁分离后,驱动主梁沿桥梁纵向方向移动。
可选的,还包括走行导向部,走行导向部用于对走行梁和主梁进行导向,以避免走行梁和主梁在行走过程中歪斜。
可选的,走行梁的两端顶部分别设有前支座和后支座,反挂轮分别设置在后支座的两侧,主梁的两侧均设有与相对应的反挂轮匹配的走行轨道。
可选的,走行导向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前支座两侧的横向限位滚轮,主梁的两侧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横向限位滚轮夹持。
可选的,主驱动部包括一端设置在前支座上的走行油缸,走行油缸的另一端与主梁连接。
可选的,走行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桥梁顶板上的卷扬机和设置在主梁前端的定滑轮,卷扬机的牵引绳绕过定滑轮与走行梁的前端连接。
可选的,走行限位部包括设置在走行梁顶部后端的压轨梁,压轨梁与桥梁顶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可选的,主顶升部包括铰接在主梁两侧的主梁后支腿和固定在主梁后支腿上的顶升油缸。
可选的,主梁的后端还设有后锚结构。
可选的,走行梁沿桥梁横向方向间隔设有三个,三个走行梁上方均对应设有主梁,三个主梁之间通过顶部前横梁和顶部后横梁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主梁和走行梁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实现对挂篮系统的整体移动,且与现有技术中挂篮的移动方式完全不同,整体施工过程相对简单,且不会增加额外的设备消耗。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力锅内压力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悬臂灌注造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