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301.5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梅娟;钱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A01G18/5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虫草 培育 方法 | ||
1.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油莎豆粕水解液、葡萄糖酸钙母液和维生素C母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灭菌,冷却至室温,得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下,将蛹虫草母种接种于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5~10块/0.5cm3,并在18~22℃的温度条件和140~160r/min的转速条件下培养5~7d,得到液体生产种子;
二、无菌条件下,将液体生产种子接种于活体蚕蛹蛹皮表面,接种量为0.4~0.6mL/个蚕蛹个体;将接种后的活体蚕蛹在16~20℃的温度条件下,避光培养20~30d,得到僵化的蚕蛹;在僵化的蚕蛹的第一对小翅处进行开口处理,然后进行第1次光照和温差刺激,持续5~10d后,得到原基萌发阶段的蚕蛹;将原基萌发阶段的蚕蛹进行第2次光照和温度刺激,持续5~6d后,得到子实体初期阶段的蚕蛹;将子实体初期阶段的蚕蛹进行第3次光照和温度刺激,持续10~15d后,得到子实体成长阶段的蚕蛹;将子实体成长阶段的蚕蛹进行第4次光照和温度刺激,持续3~7d后,得到成熟的子实体,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将油莎豆粕水解液、葡萄糖酸钙母液和维生素C母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后,在121℃下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所述油莎豆粕水解液、葡萄糖酸钙母液和维生素C母液与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0mL:2mL:1.5mL:10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莎豆粕水解液按以下步骤制备:将油莎豆粕加入到浓度为1.2%的硫酸溶液中,固液比为1:8,然后在123℃的温度条件下反应2h,固液分离后,得到初始水解液;将初始水解液经碳酸钙乳液中和至pH为3.5,再经1.0%活性炭脱色30min后,得到油莎豆粕水解液,油莎豆粕水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为10.0%,总还原糖的质量分数为8.0%;总还原糖由80%葡萄糖、15%阿拉伯糖和5%木糖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酸钙母液中可行性固形物的含量为4.5%、粗蛋白的含量为0.6%、粗脂肪的含量为0.4%、总糖的含量为0.85%、还原糖的含量为0.7%和葡萄糖酸钙的含量为3%,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C母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0.8~1.0%,古龙酸的含量为0.5~0.6%,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采用数控定量接种机将液体生产种子接种于化蛹2~4d的活体蚕蛹蛹皮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1次光照刺激为:每天不少于10h的光照;温差刺激为:昼夜温差5℃,白天20℃,晚上15℃,湿度为75%左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第2次、第3次和第4次的光照刺激为:每天不少于10h的光照;温度刺激为:温度为20℃,湿度为7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3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轿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潜水式底部推流增氧机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