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的塑料瓶回收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0043.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张福敏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塑料瓶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塑料瓶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上料机构、调瓶机构、切瓶刀以及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具有圆盘底面的进料箱以及设置在圆盘底面偏心位置的定量出料口;调瓶机构包括转动圆盘以及对称转动安装在转动圆盘上的两个随动限料盘,随动限料盘上设置有接料板,接料板下端设置有顶伸机构,两个接料板转动时交替与定量出料口上下对应,随动限料盘外围转动安装有拨料盘,拨料盘上端安装有拨块,拨块能拨动塑料瓶的瓶身底部,以使塑料瓶绕着随动限料盘的盘心旋转,当转动圆盘旋转半圈时,两个拨料盘均相对于对应的随动限料盘旋转一周;切瓶刀用于对塑料瓶的瓶盖端进行切割,本发明提高了塑料瓶的回收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的塑料瓶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瓶是不可或缺的容器,尤其是塑料饮料瓶用量巨大。在公园、校园、社区以及城市街道,随处都可以看到使用完丢弃的塑料瓶。塑料瓶的回收再利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时装产业和汽车产业中应用广泛。
塑料瓶现有回收利用的过程中多采用人工去盖的方式,将去盖后的塑料瓶集中挤压,并进行粉碎;也有些回收利用的过程,为了降低塑料瓶去盖的时间,会先行挤压塑料瓶,使塑料瓶挤压变形,瓶盖从塑料瓶瓶身脱落的方式去除瓶盖,但是挤压后依然会有部分的瓶盖没有从塑料瓶瓶身的表面脱离,需要人工去除瓶盖,无论哪种方式,塑料瓶的回收处理效率都不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的塑料瓶回收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一种自动化的塑料瓶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上料机构、调瓶机构、切瓶刀以及下料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用于盛装塑料瓶,其包括具有圆盘底面的进料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圆盘底面偏心位置每次进允许一个塑料瓶横倒流出的定量出料口;
所述调瓶机构包括转动圆盘以及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圆盘上的两个随动限料盘,所述随动限料盘上均设置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下端设置有顶伸机构,两个所述接料板在转动的过程中交替与所述定量出料口上下对应,所述随动限料盘的外围转动安装有拨料盘,所述拨料盘的上端安装有拨块,所述拨块能拨动塑料瓶的瓶身底部,以使所述塑料瓶绕着随动限料盘的盘心旋转,所述拨料盘通过动力组件与所述转动圆盘连接,以使所述转动圆盘旋转半圈时,两个所述拨料盘均相对于对应的所述随动限料盘旋转一周;
切瓶刀,用于对统一朝向的所述塑料瓶的瓶盖端进行切割;
下料机构,包括用于为切割后的瓶身提供导向的导料机构、用于接收切割后瓶身的瓶身框以及用于接收切割后瓶盖的瓶盖框。
优选的,所述随动限料盘包括安装在所述转动圆盘上的固定圆盘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圆盘上方的转环,所述转环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之间形成活动槽,所述顶伸机构安装在所述活动槽内部的固定圆盘上,所述接料板夹持在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从定量出料口下落的一个所述塑料瓶限位在所述接料板以及两个所述夹持板间。
优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定齿轮和两个动齿圈,所述定齿轮的轮轴贯穿所述转动圆盘的盘面并连接有固定支撑板,所述转动圆盘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撑板的上端,两个所述动齿圈均通过转动安装在所述拨料盘的外圈,且所述动齿圈均与所述定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切瓶刀设置在定量出料口相对所述圆盘底面圆心对称一侧的下表面,并且所述切瓶刀的下端高于所述接料板上横倒后塑料瓶瓶盖的上端,所述接料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切瓶刀刀口截面相互配合的让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0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戴式入院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声学斗篷的隐身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