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及其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612.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果;沈伟;陈旭;秦倩;张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G16Y10/75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汪治兴 |
地址: | 5302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中的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及其 设备 终端 | ||
1.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至少连续获取来自目标物联网设备的两次数据信息;
建立第一次数据信息与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基于第一次数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预设参数;
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一次数据信息;
在第二次数据信息的参数信息未完全落入所述预设参数的范围内时,将第二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中没有落入预设参数范围内参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连续获取来自目标物联网设备的两次数据信息的步骤具体包括:
建立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
向指定的物联网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至少连续两次接收自物联网设备返回的数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数据传输请求;
提取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的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验证信息与工作密匙是否一致;
当所述工作密匙与所述验证信息一致时,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第一次数据信息与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取第一次数据信息的第一关键词;
按照预设规则在标识信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第一关键词相对应的标识信息;
确定标识信息与第一次数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次数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网终端设备的预设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取第一次数据信息中各项参数的数值;
根据所述数值确定当前数据信息参数的数值范围;
将各项参数的数值范围的集合作为预设参数。
6.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至少连续获取来自目标物联网设备的两次数据信息;
映射模块,用于建立第一次数据信息与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次数据信息生成所述物联网设备的预设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一次数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次数据信息的参数信息未完全落入所述预设参数的范围内时,将第二信息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中没有落入预设参数范围内参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通道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传输通道;
请求发送单元,向指定的物联网设备发送数据获取请求;
信息接收单元,用于至少连续两次接收自物联网设备返回的数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联网中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模块具体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提取第一次数据信息的第一关键词;
匹配单元,用于按照预设规则在标识信息数据库中匹配与所述第一关键词相对应的标识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标识信息与第一次数据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
9.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包括:
请求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数据获取请求;
传输通道模块,用于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上报信息模块,用于至少连续两次发送数据信息。
10.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映射关系和第一次数据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标识信息以及第二数据信息中没有落入预设参数范围内参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6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