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水体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793.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李岩;张留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汇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水体 净化 装置 | ||
一种微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装置可安装于河道两侧、湖泊护岸顶部或水面漂浮装置上,主体由微生物发酵室1、次级代谢产物回流室2、智能控制系统4、微生物菌种及养料存放室5四部分组成。本装置可实现以下功能:当水质劣于既定标准时,自动启动,向水体释放相应菌种和代谢产物,使相应菌种成为优势菌种;当水体缺乏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时(如碳源),限制目标菌种发挥净化作用时,可根据需要向水体投放相应营养物质,促进目标微生物在水体中的生长繁殖;当水质指标优于既定目标时,实现装置的自动停止;根据水质状况实现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定性和定量投放,在保障水质的同时,避免过量投放微生物菌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净化领域,具体是指的是一种微生物水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排入河,使得水体污染严重,超出水体自净能力,水体出现黑臭或水质不达标。地表水水质主要考核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等,不同水体可能会出现不同指标、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导致水质达不到功能要求。
目前水环境治理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生态法三种。
(1)物理方法主要有截污清淤、疏浚、引水换水和曝气复氧。缺点是只能暂时解决河道污染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并且此种方法工程大,只能作为突发性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费用高。
(2)化学方法分为化学絮凝和化学除藻,包括化学氧化、化学沉淀及强化絮凝等。缺点是产泥量大,具有一定毒性,无法根治河道黑臭问题且无法确定是否对河道生境造成破坏影响河流生态系统。花费大,并易造成二次污染。
(3)生物--生态法主要包括植物净化、生物膜、微生物强化和生物-生态法组合等方法。生物--生态法包括的技术有:①水生植物修复技术②生物调控技术③生物膜技术④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现有的技术手段存在造价高,处理周期长,效果维护困难缺点。
水体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多以净水菌种投放为主,但菌种的投放存在盲目性现象,即菌种投放种类与数量机械性、投放时间的机械性,造成菌种投放过量或不足,没有发挥到投放菌种的净化效果;另外,当微生物菌种投放过量时,也会造成微生物死亡、浮游生物或原生动物大量泛滥等问题,对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水质污染,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针对水体的污染问题,以生物-生态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缩小工程规模,不产生二次污染,减少对河道的破坏,在不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同时便于管理和使用,降低维护费用,保障水质。智能控制系统在进行水质实时监测的同时,根据实测状况对水质变化提前预判,根据水质及水量情况发出信号指示,调控系统据此调节微生物菌种及养料存放室释定性、定量放适宜当前水体特征的微生物(或养料),可做到有的放矢的选配菌种,实现对症下药和成本节约,避免造成微生物投放不当造成效果不佳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自带曝气、搅拌设备,微生物可长期存活并发挥净化效用;当水体缺乏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碳源),限制目标菌种发挥净化作用时,可根据需要向水体投放相应营养物质,促进目标微生物在水体中的生长繁殖;微生物在发酵室内繁殖生长,不会随水流流失,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水体净化装置,本装置可安装于河道两侧、湖泊护岸顶部或水面漂浮装置上,主体由微生物发酵室1、次级代谢产物回流室2、智能控制系统4、微生物菌种及养料存放室5四部分组成;外置固定架3用于外部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汇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汇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