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083.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贝宇;何俊波;卓樾;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17/16;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超声 颈椎 前路 截骨用 导航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颈椎前路截骨方式导致手术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该导航系统包括超声骨刀与导轨系统,其中,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卡接至所需截骨的椎体(400)表面且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在所述椎体(400)的表面形成与颈椎前路手术椎体开槽截骨操作中所需切割路径相匹配的切割轨道(300)。本发明通过使用超声骨刀沿切割轨道进行截骨切割,无需考虑切割角度问题,使得操作更简化,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骨折等疾病的主流术式,其减压方式可分为颈椎间隙减压和椎体次全切减压。对于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以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为主的脊髓型颈椎病以及节段性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而言,经颈间隙难以达到减压效果,因此,常常采取扩大式间隙减压或者椎体次全切减压。其中,目前的常规手术方式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术,该术式需切除部分椎体以获取足够的减压空间,并利于支撑cage的植入。与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相比,新型的T型截骨开槽与X型开截骨开槽技术可以避免切除整个椎体,保留责任椎体邻近的椎间盘,尽可能地保留颈椎活动度,同时减少了不融合和塌陷的风险。同时术中会产生充分的碎骨用于椎体间植骨,避免了异位取骨的二次手术。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超声骨刀是颈椎前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用以对椎体进行切割、磨削、刨削、刮削或任意整形的操作,广泛用于T型开槽、X型开槽、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等手术中。然后,现有的用于磨骨的超声骨刀刀头多为单一方形或圆形,在上述椎体切除减压操作中,术者需选择切割角度与切割深度,使得开槽截骨操作复杂,超声骨刀与椎体之间的角度随时改变,导致医生在下刀时难以找到合适角度与截骨范围,难以缩减手术的复杂性,不便于手术的进行和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颈椎前路截骨方式导致手术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包括导轨系统,其中,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卡接至所需截骨的椎体表面且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在所述椎体的表面形成与颈椎前路手术椎体开槽截骨操作中所需切割路径相匹配的切割轨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系统包括由内导轨形成的单型导轨,或者包括由外导轨和内导轨形成的复型导轨,其中,所述内导轨为板型结构件或者框架型结构件;
当所述导轨系统为单型导轨时,所述切割轨道形成在所述内导轨的外边缘;
当所述导轨系统为复型轨道时,所述切割轨道形成在所述外导轨和所述内导轨之间;所述外导轨和所述内导轨相间隔的卡接在所需截骨的椎体表面,所述外导轨和所述内导轨的间隔距离至少保证超声骨刀刀头能够在所述外导轨和所述内导轨之间沿所述切割轨道进行截骨切割。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轨系统包括上轨、侧轨和下轨,其中,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形状相一致,所述侧轨连接在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之间且位于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同侧;
所述侧轨的高度与所需截骨的椎体高度相一致,以在所述导轨系统卡接至所需截骨的椎体表面时,所述上轨、所述侧轨和所述下轨能够分别贴合至所述椎体前路的上截面、侧面以及下截面上。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形状为X型结构,所述侧轨连接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一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形状为开口端长度大于封闭端长度的梯形结构,且所述侧轨连接在所述上轨和所述下轨的开口端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0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垂直式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方便面包装用堆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