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083.0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贝宇;何俊波;卓樾;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A61B17/16;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超声 颈椎 前路 截骨用 导航系统 | ||
1.一种结合超声骨刀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系统,其中,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卡接至所需截骨的椎体(400)表面且所述导轨系统能够在所述椎体(400)的表面形成与颈椎前路手术椎体开槽截骨操作中所需切割路径相匹配的切割轨道(300);其中,所述颈椎前路手术椎体开槽截骨操作中所需切割路径为X型开槽或T型开槽的切割路径;所述导轨系统包括上轨(10)、侧轨(20)和下轨(30),其中,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形状相一致,所述侧轨(20)连接在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之间且位于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同侧;所述侧轨(20)的高度与所需截骨的椎体高度相一致,以在所述导轨系统卡接至所需截骨的椎体表面时,所述上轨(10)、所述侧轨(20)和所述下轨(30)能够分别贴合至所述椎体的上截面、侧面以及下截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系统包括由内导轨(200)形成的单型导轨,或者包括由外导轨(100)和内导轨(200)形成的复型导轨,其中,所述内导轨(200)为板型结构件或者框架型结构件;当所述导轨系统为单型导轨时,所述切割轨道(300)形成在所述内导轨(200)的外边缘;当所述导轨系统为复型轨道时,所述切割轨道(300)形成在所述外导轨(100)和所述内导轨(200)之间;所述外导轨(100)和所述内导轨(200)相间隔的卡接在所需截骨的椎体表面,所述外导轨(100)和所述内导轨(200)的间隔距离至少保证超声骨刀刀头能够在所述外导轨(100)和所述内导轨(200)之间沿所述切割轨道(300)进行截骨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形状为X型结构,所述侧轨(20)连接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形状为开口端长度大于封闭端长度的梯形结构,且所述侧轨(20)连接在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开口端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形状为开口端长度小于封闭端长度的梯形结构,且所述侧轨(20)连接在所述上轨(10)和所述下轨(30)的开口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骨刀,所述超声骨刀包括超声骨刀刀头,所述超声骨刀刀头包括刀柄(1)以及与所述刀柄(1)相连接的切割部(4),所述切割部(4)所形成的切割路径能够与所述导轨系统形成的切割轨道(300)中相对应;所述切割部(4)至少包括第一切割部(41)和第二切割部(42),所述第一切割部(41)的一端与所述刀柄(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切割部(42)形成连接,所述第一切割部(41)与所述第二切割部(42)所形成的切割路径能够与所述导轨系统形成的切割轨道(300)相对应;
在所述刀柄(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切割深度进行指示的标识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41)和所述第二切割部(4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60~120°,且所述第二切割部(42)水平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4)还包括第三切割部(43),其中所述第三切割部(43)连接在所述第二切割部(42)的自由端,或者所述第三切割部(43)连接在所述第一切割部(41)与所述刀柄(1)之间;所述第一切割部(41)、第二切割部(42)和所述第三切割部(43)所形成的切割路径能够与所述导轨系统形成的切割轨道(300)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椎前路截骨用导航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三切割部(43)连接在所述第一切割部(41)与所述刀柄(1)之间时,所述切割部(4)还包括第四切割部(44),或者还包括第四切割部(44)和第五切割部(45)和第六切割部(46),或者还包括第五切割部(45)和第六切割部(46),所述第四切割部(4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切割部(41)和所述第三切割部(43)的交点处,所述第四切割部(4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切割部(42)同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五切割部(45)和所述第六切割部(46)分别与所述第三切割部(43)和所述第一切割部(41)相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部(42)的两端,所述第一切割部(41)、第二切割部(42)、第三切割部(43)和第四切割部(44)所形成的切割路径或者所述第一切割部(41)、第二切割部(42)、第三切割部(43)、第五切割部(45)和第六切割部(46)所形成的切割路径或者所述第一切割部(41)、第二切割部(42)、第三切割部(43)、第四切割部(44)、第五切割部(45)和第六切割部(46)能够与所述导轨系统形成的切割轨道(300)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垂直式烧结炉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方便面包装用堆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