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轮轨抛丸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5135.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仁;王瑞国;高建永;董凯;郝友伟;于钦刚;司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6;B24C9/00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56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抛丸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轮轨抛丸清理装置,其基本结构包括:行走机构,为配有轨道轮的行走机构,以运行在待抛丸轨道上;抛丸室,骑跨在轨道的导轨构件上,该抛丸室包括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罩壳和连接在罩壳下端并分居于导轨构件两侧的各一个座部,以承接弹丸;相应地,座部与罩壳间的连接为可拆连接;抛丸器,安装在抛丸室上。基于本发明能够对轮轨进行抛丸清理,且不容易产生轮轨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轮轨除锈的抛丸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火车轨道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其表面会附着一层铁锈。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铁路线,火车轮与铁轨不断摩擦,铁轨上面的锈迹还没有发展就能够被很快磨掉;而在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小的铁路线,其表面的铁锈长期累积,往往会发展的比较大,这种发展相对较大的锈迹会造成金属疲劳,影响火车行驶安全,因此必须对铁轨进行定期维护。目前,常用的铁轨除锈方法主要是人工打磨,效率低且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文献CN112301814A公开了一种铁轨除锈以及紧固的维护施工设备,其配有一个打磨腔,并在打磨腔内设有除锈装置,以对两侧铁轨上端面进行除锈打磨。这种铁轨除锈的机理是机械接触式打磨,需要确保打磨设备中的例如打磨片与铁轨的待打磨面充分接触,由于铁轨并非全程是直轨道,并且往往还会有一定的坡度变化,机械接触式的打磨,不能保证例如打磨片与铁轨表面间的接触,从而打磨的并不均匀,这种打磨的不均匀性,易于在铁轨光洁的表面上形成划痕,这些划痕则容易藏污纳垢,进而产生原电池,加速铁轨的腐蚀。
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112014A,其公开了一种铁轨侧边除锈装置,所依赖的仍然是接触式打磨。对于铁轨除锈,当前普遍采用机械打磨方式进行除锈,对轨型适应性差,且因含有较多的运动部件,需要较多的考虑运动干涉问题。
对于非接触式除锈,当前在机械领域常见的有抛丸或者激光清洗,这两种除锈方式均没有在轨道除锈工艺中使用。由于本发明属于抛丸领域,所考虑的问题是抛丸的弹丸的回收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回收问题,对铁轨进行抛丸清理将变得没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轮轨进行抛丸清理的轨道交通轮轨抛丸清理装置,不容易产生轮轨损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轮轨抛丸清理装置,其基本结构包括:
行走机构,为配有轨道轮的行走机构,以运行在待抛丸轨道上;
抛丸室,骑跨在轨道的导轨构件上,该抛丸室包括固定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罩壳和连接在罩壳下端并分居于导轨构件两侧的各一个座部,以承接弹丸;相应地,座部与罩壳间的连接为可拆连接;
抛丸器,安装在抛丸室上。
可选地,座部与导轨构件相对的一端为仿形于导轨构件侧面的侧板。
可选地,所述可拆连接配置为:
于罩壳上设有撑持凸耳或撑持板;
座部上对位地设有承持凸耳或承持板;
承持凸耳或承持板与撑持凸耳或撑持板间对位地设有固定孔,以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
可选地,座部为长方形座部,除位于导轨构件侧的侧面外,座部其余三面的上缘均设有承持凸耳或承持板。
可选地,座部配有承持板,相应三承持板呈矩形口结构,而与相应罩壳上的撑持部件间呈插装结构。
可选地,座部包括:
底板,为矩形板;
左右侧板,相应连接于底板左右侧边上,且位于导轨构件侧的侧板构成左右侧板之一;
前后面板,相应连接于底板的前后侧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