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410.7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史亚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云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4 | 分类号: | B26D7/14;B26D7/02;B26D7/28;B26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为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生产 布料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外侧活动连接有布轮,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压杆,压杆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体,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拖杆。该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通过导电柱带动触发块运动,触发块带动电介质板运动,再通过电阻一与压杆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增加布料张紧力防止打孔出现偏位的效果,随着导电柱逐渐下压,电阻一的阻值越来越小,电磁体产生的磁场越来越强,压杆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将转轴挤压,拖杆受到挤压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布轮外侧的布料绷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不仅仅对其品质的追求,而且对其服装款式、做工的要求,以及流行风格,制作工艺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服装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程序就是对布料进行打孔,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纽扣的安装以及其它装饰的插入。
目前,现有的布料打孔方式大都采用人工,需要先测量一定的距离,然后再通过设备进行打孔,由于在打孔时,布料在没有绷紧的情况下,会将孔打偏,甚至会导致布料落入洞孔中从而造成打孔不充分,造成碎片连接影响后期制作流程,同时对布料的质量带了一定的影响,造成布料褶皱损坏,对后期的成品影响较大。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具备操作简单,自动测距,增加布料的拉力防止打孔不充分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打孔的操作麻烦,没有对布料进行拉紧造成孔位打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操作简单,自动测距,增加布料的拉力防止打孔不充分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打孔张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外侧活动连接有布轮,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压杆,压杆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磁块,压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磁体,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拖杆,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定距轮,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夹块,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导电柱,导电柱底部固定连接有触发块,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正极板,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阻一,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负极板,支架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压敏电阻,支架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电流变液,触发块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介质板,定距轮中部内壁活动连接有金属块,金属块外侧固定连接有摩擦条,定距轮中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静触点。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中部内壁开设有与压杆和拖杆相适配的活动槽,转轴在压杆的作用下被挤压,拖杆将转轴拖举,从而实现对布轮进行施压来拉紧布料,活动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磁块的尺寸小于压杆的尺寸且磁块顶部的磁性与电磁体底部的磁性相反,压杆通电产生磁场,磁块受到排斥力作用带动压杆向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的尺寸小于压杆的尺寸且复位弹簧顶部与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主要起到对压杆和拖杆复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拖杆的顶部开设与转轴相适配的弧槽且拖杆中部开设有积液槽,拖杆与活动槽内壁完全贴合,拖杆外侧套接有密封塞,积液槽主要是起到将活动槽内的电流变液进行聚集的作用使得拖杆能够下压。
优选的,所述电阻一为滑动变阻器且电阻一与导电柱背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电流变液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固体微粒和低介电常数的硅油组成且电流变液直接与导电极接触,电流变液通电状态下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断电后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云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云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