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座舱内座椅自适应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2601.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宇;孙亮亮;程铭;高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40/08 | 分类号: | B60W40/08;B60W40/00;B60W50/00;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小娇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座舱 座椅 自适应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座舱内座椅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驾驶员及车内图像;步骤二、提取驾驶员大腿、小腿、上身躯干的特征点并转换为三维坐标;步骤三、建立数据集并获得座椅调节变量预测值;步骤四、优化座椅调节量的损失函数直至最小值,调整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第四权重、第五权重、第六权重、第七权重、第八权重、第一误差、第二误差和第三误差的值,获得座椅调节变量,完成座椅的自动调节。本发明采用双目相机采集驾驶员以及车内图像,从图像信息映射出驾驶员数据,进一步构建深度学习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座椅调节量,自动调节座椅位置,保证座椅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座舱内座椅自适应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座舱提供社交娱乐、订餐购物、人机交互等智能服务,给驾驶员带来极度安全和舒适体验。对于手动调节的座椅,每次更换驾驶人员,座椅就要重新调整,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驾驶体验,很难满足汽车消费者对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务的需求。自适应调整的座椅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姿势自动调节座椅位置,保证驾驶员处于最舒适的驾驶姿势,座椅自适应调节技术是汽车智能座舱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开发了一种智能座舱内座椅自适应调整方法,采用双目相机采集驾驶员以及车内图像,从图像信息映射出驾驶员数据,进一步构建深度学习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座椅调节量,自动调节座椅位置,保证座椅舒适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座舱内座椅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驾驶员及车内图像;
步骤二、提取特征点并转换为三维坐标:
式中,f为焦距,b为双目相机的基线,d为视差,xL为双目相机的一个摄像头在成像平面上的x轴的坐标,yL为双目相机的一个摄像头在成像平面上的y轴的坐标;
步骤三、获得座椅调节变量预测值:
式中,为座椅前后调节量预测值,为座椅高度调节量预测值,为座椅靠背转角调节量预测值,ω1为第一权重,ω2为第二权重,ω3为第三权重,ω4为第四权重,ω5为第五权重,ω6为第六权重,ω7为第七权重,ω8为第八权重,α为驾驶员大腿与小腿的夹角,β为驾驶员上身躯干与大腿的夹角,γ为驾驶员人眼到车辆前风窗下缘的最短距离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D为驾驶员上身躯干与方向盘之间的最短距离,b1为第一误差,b2为第二误差,b3为第三误差;
步骤四、优化座椅调节量的损失函数直至最小值,调整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第四权重、第五权重、第六权重、第七权重、第八权重、第一误差、第二误差和第三误差的值,获得座椅调节变量,完成座椅的自动调节;
其中,所述座椅调节量的损失函数满足:
loss=MSE(l)+MSE(h)+MSE(θ);
式中,MSE(l)为座椅前后调节量损失值,MSE(h)为座椅高度调节量损失值,MSE(θ)为座椅靠背转角调节量损失值。
优选的是,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