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942.0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林;肖质文;南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91;H01M50/536;H01M10/613;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以及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多个电芯,壳体设置有腔体,多个电芯收容于腔体内壳体还设置多个贯穿壳体的通孔;电芯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和极耳,包装袋包括主体部、顶封边和侧封边,电极组件收容于主体部,极耳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极耳的另一端从顶封边伸出并且延伸至包装袋外,侧封边与主体部连接,电芯的侧封边插接于通孔。通过上述电池包,电芯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通孔散出至电池包外,某一电芯过热且于侧封边处胀破时,过热气体可从侧封边以及通孔处散出至电池包的外面避免电芯产生的热量在电池包内部聚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一种将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于其内部,以在需要的时刻对外部设备(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装置。一般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芯和壳体,多个电芯收容于壳体。电芯包括电极组件、极耳和包装袋。电极组件包括循环交替设置的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于两者之间并用于分隔两者的隔离膜。电极组件收容于包装袋,包装袋具有侧封边。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极耳的另一端自包装袋伸出。其中,电芯是电池包内部主要的产热源和热失控部件,电芯产生的热量容易导致电芯过热。现有技术中,为了缓解电芯产生的热量对电池包的损坏,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热稳定性高的阴极、阳极、电解液和隔膜材料制备电芯中的电极组件。另一种是通过金属或者导热的胶体将电芯的热量快速均衡到电池包中的其他部件上。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现有技术中电池包中的电芯产生的热量仍然在电池包内,容易造成热量在电池包内部聚集,进而将导致电池包起火甚至爆炸。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电池包中的电芯产生的热量散出至电池包外面,避免热量在电池包内部聚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多个电芯,所述壳体设置有腔体,所述多个电芯收容于所述腔体内,并且所述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堆叠,所述壳体还设置多个贯穿所述壳体的通孔;所述电芯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和极耳,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顶封边和侧封边,所述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主体部,所述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极耳的另一端从所述顶封边伸出并且延伸至所述包装袋外,所述电芯的侧封边插接于所述通孔。所述电池包中的电芯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可通过通孔散出至电池包外,另一方面,某一电芯过热且于薄弱的侧封边处胀破时,过热气体可从侧封边以及通孔处散出至电池包的外面,从而避免电芯产生的热量在电池包内部聚集以及进一步的避免电池包起火甚至爆炸。另外,电芯的侧封边插接于通孔,则还可实现电芯与壳体的固定,避免电芯与壳体以及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碰撞而引起电芯破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芯的侧封边从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某一电芯过热且于薄弱的侧封边处胀破时,过热气体可从侧封边直接散出至电池包的外面,从而可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出至电池包的外面。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粘结树脂,所述第一粘结树脂填充于所述侧封边和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之间,所述第一粘结树脂用于侧封边和通孔的内表面粘结固定。通过设置第一粘结树脂,可实现电芯与壳体的稳固固定,进一步的避免电芯与壳体以及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碰撞而引起电芯破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内表面的形状适应电芯的侧封边的外表面的形状,从而可加强电芯与壳体的固定,以及进一步的避免电芯与壳体以及电芯与电芯之间的碰撞而引起电芯破损。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固定槽,一所述通孔位于一所述固定槽的槽底,一所述电芯的主体部部分收容于一所述固定槽,从而可通过所述固定槽和通孔加强电芯与壳体之间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