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7938.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春杰 |
主分类号: | G09B19/00 | 分类号: | G09B19/00;B43L1/00;A47B97/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恒昇众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32 | 代理人: | 田慧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程 计算机 多功能 模块 硬件 组装 教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包括教学板、第一定位钉、固定限位板、固定簧片和移动板,所述教学板上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书写板相互连接,并且转动轴上贴合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定位钉与教学板相互贴合,且第一定位钉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并且第一定位钉上与第一固定弹簧相互连接。该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通过移动限位板与第一保护垫实现对硬件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便于在书写板上对硬件进行观察,从而使观察的效果更好,且将书写板设置为可调节式,从而可根据学生身高的不同,对书写板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放置箱实现对硬件进行放置,避免出现丢失以及损坏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程类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通过使计算机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实现对数据进行储存以及处理,因此计算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编辑程序让电脑执行,从而使计算机的功能更加丰富,在对编程进行教学时,需要对硬件进行逐一组装并连接至计算机上进行运行。
但在对编程类计算机进行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常见的教学装置采用直接将硬件放置在桌面上的方式,从而难以使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观察,且难以对硬件的组装方式进行直观的教学,并且难以实现对放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难以满足对不同身高的学生进行教学,且难以实现硬件进行固定放置,从而易出现丢失以及损坏的情况,给后续教学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难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难以实现硬件进行固定放置易出现丢失以及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编程类计算机多功能模块硬件组装教学装置,包括教学板、第一定位钉、固定限位板、固定簧片和移动板,所述教学板上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书写板相互连接,并且转动轴上贴合有第一限位板,同时第一限位板与教学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定位钉与教学板相互贴合,且第一定位钉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板,并且第一定位钉上与第一固定弹簧相互连接,同时第一固定弹簧与教学板相互连接,所述固定限位板安装在书写板上,且书写板上贴合有第二滑块,并且第二滑块与移动限位板相互连接,所述移动限位板上安装有调节螺钉,且调节螺钉与固定限位板相互连接,并且固定限位板与移动限位板上均安装有第一保护垫,所述教学板下端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承接板相互贴合,并且承接板与支撑杆相互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固定板相互贴合,且固定板上贴合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承接板相互贴合,且定位板与第二固定弹簧相互连接,并且第二固定弹簧与固定板相互连接,所述固定簧片安装在定位板上,且固定簧片与安装杆相互连接,并且定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相互贴合,同时第二限位板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限制板,且限制板上安装有安装杆,所述支撑杆与固定套筒相互贴合,且固定套筒下端安装有支撑底板,并且支撑底板上安装有放置箱,同时放置箱上安装有推动弹簧,所述移动板与推动弹簧相互连接,且移动板与放置箱相互贴合,并且移动板上安装有第二保护垫,所述放置箱上贴合有移动滚杆,且移动滚杆与盖板相互连接,并且盖板与放置箱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关于书写板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书写板通过转动轴与教学板构成转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书写板包括限位滑块和安装滑板,且书写板上贴合有限位滑块,并且限位滑块安装在安装滑板上,同时安装滑板与书写板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板通过教学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教学板构成滑动连接,且第一限位板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钉通过固定限位板上安装的轴承与固定限位板构成转动机构,且调节螺钉通过移动限位板上开设的螺纹孔洞与移动限位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通过第二限位板与支撑杆构成滑动连接,且定位板下端等角度设置有4个方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春杰,未经邹春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9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放射性核素峰范围的判断方法
- 下一篇:深基坑围护桩体喷锚改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