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芴[n]芳烃大环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构建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59246.3 | 申请日: | 202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峰;杜旭升;韩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3/21 | 分类号: | C07C43/21;C07C41/30;C07C39/17;C07C37/055;C07C309/66;C07C30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烃 及其 制备 方法 功能 共轭 带状 化合物 构建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芴[n]芳烃大环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构建中的应用。芴[n]芳烃大环的结构式如式B所示,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C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新型芴[n]芳烃大环和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简单,原料廉价,产物产率高;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芴[n]芳烃大环具有易衍生化的特点,且稳定性好,在超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具有易衍生化的特点,且共轭环状结构可以络合溶剂分子,同样在超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芴[n]芳烃大环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构建中的应用,属于超分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伴随着一系列新型大环主体的发现,大环芳烃作为超分子大环主体的核心组成,其设计合成是创新的源头。近期,将大环芳烃主体进一步功能化,可以实现碳纳米管片段的合成,这为大环芳烃的应用打开一道新的窗口。因此,设计合成新型的、方便构建碳纳米管片段的大环芳烃前驱体,是该研究方向快速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芴[n]芳烃大环,并进一步合成了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芴[n]芳烃大环如式B所示,
式B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或C6~C18的芳基,且至少一个取代基为C1~C10的烷基;
其中,烷基优选为C1~C3的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
芳基优选为C6~C10的芳基,进一步优选C6~C7的芳基,如苄基;
R3为氢、C1~C10的烷基或C6~C18的芳基;
其中,烷基优选为C1~C5的烷基,进一步优选C1~C3的烷基,如甲基;
芳基优选为C6~C10的芳基,进一步优选C6~C7的芳基,如苄基;
n表示重复单元的个数,为3~10之间的自然数。
n优选为3~5,最优选为3,如式B-1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芴[n]芳烃大环更优选为: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芴[n]芳烃大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式A所示化合物与多聚甲醛进行反应,即得到式B所示芴[n]芳烃大环;
式A中,R1、R2和R3的定义同式B。
上述的方法中,式A所示化合物与所述多聚甲醛的摩尔比可为1:5~10;
所述反应在非质子性溶剂中进行;
所述非质子性溶剂可为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和1,2-二氯乙烷中至少一种。
上述的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0~30℃,所述反应的时间可为0.1~3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C所示功能共轭带状化合物,
式C中,R1和R2独立地选自氢、C1~C10的烷基或C6~C18的芳基,且至少一个取代基为C1~C10的烷基;
其中,烷基优选为C1~C3的烷基,如甲基、乙基或丙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59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