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整制氢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4793.8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党士佳;张欣禹;贺丙飞;李莉;徐晓存;索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博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01B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整 一氧化碳 选择性 氧化 反应器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重整制氢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包括氧化反应器本体和进气管道。氧化反应器本体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氧化反应腔。进气管道延伸至所述氧化反应腔内,所述进气管道具有多个出气口,各所述出气口沿纵向依次分布在所述氧化反应腔内。本申请中,通过在氧化反应器本体的氧化反应腔内沿纵向依次设置多个出气口,在氧化反应腔内形成了多段式进气,使得气体能够均匀分布在氧化反应器本体内,增加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的空间,防止氧化反应腔内仅局部发生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过程,从而显著地降低了重整气体中CO的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整制氢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燃烧热值大、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目前,氢气制备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矿物燃料制备、电解水制备以及生物质气化。但电解水制备及生物质气化产氢成本较高,因此约90%的氢气是以矿物燃料为原料制备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是一种较为经济且合理的原料选择。
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包括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重整和自热重整制氢技术,其中天然气水蒸汽重整是传统的主要制氢方法,从1926年工业应用至今已有 90 多年,并不断发展与完善。通常,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提供氢气作为燃料的天然气重整系统由四个单元过程组成:脱硫、水蒸气重整、水气转换、选择性氧化。经过选择性氧化过程的重整气体的出口组成通常包括40%-75%的H2、15%-20%的CO2、10%-20%的H2O、1%-2%的CO和0-25%的N2。即使是微量的CO也会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Pt-Ru阳极上发生化学吸附,使催化剂中毒,导致PEMFC性能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将一氧化碳的浓度脱除到1×10-4%以下。通常脱除CO的方法有:吸附法、Pd膜提纯法、CO甲烷化法和CO选择性氧化法。吸附法受容量限制,并且设备体积庞大,应用受到限制。Pd膜提纯法成本很高,并要求在较高温度(350-500℃)的条件下操作;甲烷化法脱除1 mol的CO需要消耗3 mol 的H2,且重整气中含有20 %左右的CO2,容易发生甲烷化,反应会消耗大量的H2。综合分析,采用CO选择性氧化法将重整气中的CO脱除到1 ×10-4%以下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在选择性氧化的反应器设计中,应同时考虑到重整气体和空气的混合问题,以及反应器的换热装置,使CO的氧化反应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避免氢气被氧化。
现有的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的仅包括一个进气管,进气管延伸至氧化反应腔的顶部,由进气管排入氧化反应腔顶部的混合其他会直接发生剧烈反应,温度急剧升高,而氧气反应器的其他部位却没有发生反应,降低了CO的氧化效率,且最终CO浓度的降低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重整制氢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能显著地降低了重整气体中CO的浓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重整制氢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反应器,包括:
氧化反应器本体,所述氧化反应器本体内部具有沿纵向延伸的氧化反应腔;
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延伸至所述氧化反应腔内,所述进气管道具有多个出气口,各所述出气口沿纵向依次分布在所述氧化反应腔内。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包括主进气管道和附加进气管道;
所述主进气管道延伸至所述氧化反应腔内,且所述主进气管道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氧化反应腔的顶部;
所述附加进气管道包括多个分管道,所述分管道延伸至所述氧化反应腔内,且各所述分管道的出气口沿纵向依次分布在所述氧化反应腔内。
可选的,所述附加进气管道包括总管道,各所述分管道沿所述总管道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在所述总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博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博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